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4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231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67篇
地球物理   74篇
地质学   958篇
海洋学   70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建立大地构造内波假说的根据,即:(1)全球海陆分布的低阶球谐特征;(2)全球大洋中脊体系的存在;(3)大陆永存及生长的事实;(4)地壳均衡及莫霍面的化学分界面性质;(5)地槽活动的现象、规律等。在分析以在事实的基础上,研究了大地构造运动中主要的物质运动过程,认为从薄地壳底部向厚地壳底部迁移的地壳物质流,引起地壳厚度的自激波动,推动地槽运动和大陆生长。  相似文献   
2.
3.
4.
5.
研究并建立采自胶州湾的11株大小存在差异的新月细柱藻单克隆培养体系。对其核编码的SSU rDNA基因和叶绿体编码的rbcL基因进行了克隆和测序。序列分析表明,11株C.closterium的SSU rDNA基因和rbcL基因存在很大的序列变异。依据rhcL基因核苷酸序列推导的氨基酸残基变异则明显小于核苷酸变异。分别通过两基因核苷酸序列构建的邻接(Neighbor joining,NJ)系统发育树将11株C.closterium分成相同的6个分支(clade)。通过SSU rDNA基因构建的NJ树将所有的细柱藻聚为一支。SSU rDNA基因NJ树将细柱藻分为2个明显的支系(lineage):支系Ⅰ由12株C.closterium组成,包括本实验分离到的全部11株C.closterium,该支系中部分节点没有得到较高的支持率(〈50%);支系Ⅱ包括2株C.closterium和1株C.fusiformis。在rbcL基因NJ树中细柱藻也形成2个支系,11株C.closterium组成1个支系,系统树中每个节点均得到很高的支持率(〉70%)。统计分析表明,支系Ⅰ中株系间的平均遗传距离高于其它微藻种的种内变异程度,差异极显著(P〈0.01)。上述分析结果证实C.closterium实际上是1个种复合体(species complex),可以被细分为若干个种。  相似文献   
6.
尤永隆  钟秀容等 《热带海洋学报》2002,21(1):70-75,T001,T002
研究了卵胎生硬盘鱼褐草YouSebastiscus marmoratus精子发生的过程。褐菖You的精子发生经历了初级精原细胞、次级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等阶段,最终形成精子。在初级精原细胞和次数精原细胞阶段,细胞核中释放出拟染色体。拟染色体分布于精原细胞和前期I的初级精母细胞的细胞质中。在前期I以后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中,拟染色体已消失。在初级精母细胞阶段,前期I至末期I的细胞形态变化明显。在前期I偶线期,同源染色体开始配对并形成联会复合体;在粗线期,联会复合体完成形成;在双线期,联会复合体开始解体。  相似文献   
7.
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已经观测到了东亚和西太平洋的瞬时构造运动。为了这个目的,已经在这个区域建立了一个连续跟踪网络,即西太平洋GPS整体网络(WING)。从各个观测点观测到的速度来看,像太平洋和菲律宾海板块一样的大洋板块总体上作为一个刚性板块运动,而大陆板块变形强烈。通过在冲鸟岛和其他岛屿的GPS观测速度估算出菲律宾海板块的欧拉矢量。为了得出更详细的东亚速度场,许多出版的速度场数据被利用,为了使它们与普通观测点的数据一致而使用最少二乘指向。结果很清楚的表明印度大陆向欧亚大陆发生碰撞。而且证明在西藏北部速度场发生强烈的弯曲说明侵入的岩石圈向东挤出。这个碰撞的效应甚至更向东影响到韩国和日本。日本地理调查所近来建立了一个由大约1000个GPS永久观测点组成的全国性高密度观测网络。从这个网络获得的速度场清楚地描述了周围板块的运动方向。  相似文献   
8.
9.
10.
根据地质、地貌及地球物理资料分析,探讨展布于云南边陲哀牢山两侧的北西向断裂组成的红河断裂构造带,在东南亚的延伸特征。提出在该延伸带两侧沉积建造、构造活动,地球物理场和大地构造发展上均有显著差异。并进一步探讨该断裂构造带在大地构造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