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篇
  免费   176篇
  国内免费   214篇
测绘学   161篇
大气科学   422篇
地球物理   206篇
地质学   91篇
海洋学   101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阴影潜水员     
陶然 《海洋世界》2005,(10):32-34
自称“深海沉船潜水员”的美国深海潜水员约翰·查特顿和里奇·科勒于1991年在新泽西州海域深达70米的水下发现了1艘潜艇残骸。经过长达7年的艰苦考证,他们终于证明该残骸是一向被认为1945年在直布罗陀水域沉没的德国“U-869”号潜艇,解开了一个二战历史遗留悬念。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Ⅱ》节目记者米卡·布热津斯基对他们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2.
对1999年8月11日日全食阴影扫过欧洲期间,设在Annelles,Uccle,Walferdange和Bondy弹簧和超导重力仪的记录进行了分析.为了确定月亮对太阳万有引力可能的遮挡效应的极限,对超导和弹簧重力仪记录进行了比较.同时也对LCR和阿斯卡尼亚重力仪观测结果进行了讨论.结论是如果日食重力吸引效应存在,它应在超导重力仪±1 nm/s2(0.1×10-8ms-2)的观测精度范围之内.研究发现在以上情形下,弹簧和超导重力仪都在它们的精度范围内工作,并且日食引起的异常环境干扰可能使重力信号有重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基本气流具有水平切变的情况下,利用摄动法导出了非线性Rossby波所满足的三阶Zakharov方程,然后,考虑了基流具有弱切变的情况,通过使用三阶Zakharov方程研究了Rossby波列的第一类不稳定性问题。结果表明:通过非线性作用,大气中的Rossby波列可产生调制不稳定。同时,本文对这种不稳定的区域,增长率和周期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并讨论了波振幅、波数、纬度和基流切变对它们的影响,指出Rossby波列的调制不稳定可以激发30~60天的低频振荡。  相似文献   
4.
低频扩频中伪随机序列产生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伪随机序列的产生是实现BPC低频时码发播台扩展频谱技术升级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BPC低频时码发播台的现有系统,提出了伪随机序列的产生方案,并对其性能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超低频电磁探测信号能量的计算及其地质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动式超低频电磁探测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探测地下地质体和资源的手段,但采用现有的处理方法得到的探测曲线较容易受到各种噪声的干扰,影响了对所获得的探测曲线的解释。笔者将信号能量引入到超低频电磁探测信号的处理中。首先根据信号能量计算原理,计算不同深度的超低频探测信号的能量值.获取能量曲线。同时,根据具体应用目的,分析其曲线特征,并将信号能量曲线与现有的信号曲线,如最大值曲线、最小值曲线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笔者所提出的信号能量曲线方法能更准确地反映地下岩层特征,有利于曲线的地质解译。  相似文献   
6.
用Geosat高度计数据观测黑潮流系的低频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Geosat高度计ERM T2-GDRs共2.3a的海面高度数据进行了处理,研究区域为西北太产洋10° ̄45℃N,120℃ ̄160°E,包括整个黑潮流系,时间段为1986年11月至1989年3月,经过数据筛选,地球物理、环境因子校正及轨道误差较正后,用客观分析方法得到时空均匀的50个时间序列的海面高度异常场,Geosat高度计的海面高度异常与验潮站实测水位高度符合较好,之证明处理结果是可信的,海  相似文献   
7.
季风低频振荡与厄尔尼诺的发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应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讨论了西太平洋、南海、阿拉伯海等近赤道季风区850hPa纬向风场低频振荡与ElNino发生发展的相关特征。研究发现,在El Nino发生前期,30-50d低频振荡会出现显著的增强,El Nino发生后,30-50d低频振荡明显减小,120-150d准定常波动加强。分析表明,近赤道季风区显著低频振荡是El Nino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前兆,低频振荡能量向甚低频段的转移和输送可能是El Nino发生的重要机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位于黄海南部陆架上的朝连岛站30年水温资料进行分析时发现,该站的表层水温有周期大于20个月的低频振动,其中以准两年周期和6年周期最显著。陆架水温的这种低频振动是对东亚季风异常的响应。这种低频振动在冬季与渤海冰情的变化同步;在夏季与黄海底层冷水团的强弱相关。同时,这种低频振动在对马暖流上也有一定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杭州湾水位低频波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伟  苏纪兰 《海洋学报》1991,13(1):1-12
本文利用谱方法分析了杭州湾海区1973-1974年冬夏季水位低频波动的特征.所建立的复谱响应模式,基本上能将影响湾内水位波动的各动力因素及其贡献大小有效地分离开来.结果表明,沿岸风的Ekman输运效应对湾内水位波动的影响比当地风摩擦作用更为重要,陆架自由波动的影响效应亦明显存在.此外,一个近似估算还表明,湾内0.4cpd的水位波动特别明显,可能与黄、渤海海湾的共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王寿景  李立 《台湾海峡》1993,12(4):303-311
本文根据历史水文气象资料,用条件谱分析方法,分析了厦门港水动力因素低频波动特征并探讨其发生机制。结果表明,低频波动清楚地表现为水位和表层盐度的波动。厦门港水位的低频波动主要源自平潭站的水位波动,风的贡献是次要的;条件谱分析了难以描述表层盐度低频波动和九江径流波动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