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9篇
  免费   396篇
  国内免费   359篇
测绘学   449篇
大气科学   240篇
地球物理   363篇
地质学   784篇
海洋学   196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163篇
自然地理   31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5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DCMT主测微器不同于其它类型的子午环测微器,它具有自校准测定仪器参数的功能。该测微器采用了活动光栅的方案,其优点是能观测近极星和各类准直像;活动光栅另一个显著优点是不同赤纬星几乎可用相同的观测时间.对“V”形光栅的工作原理和误差进行了详细讨论,并给出了一组严格的公式。其系统误差来源有:光栅形状改正、光栅驱动方向相对于光栅的倾斜、光栅驱动方向相对于赤径方向的倾斜、星径曲率改正。  相似文献   
2.
甘孜-玉树断裂带的新构造特征与地震危险性估计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综合野外调查,卫、航影象判读,地震活动及震源机制等资料,初步研究了北西向甘孜-玉树断裂带的新构造特征,探讨了拉分构造的发育与强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该断裂带是一自中生代以来形成和发展的大型活动断裂带;第四纪以来以强烈的水平左旋剪切错动为主,水平与垂直位错之比约为10:1。从历史地震活动规律推断了在未来20—30年内,该带将进入一个新的地震活跃期,并具有发生M≥7级地震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3.
长江三峡地区的构造应力场与地震活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根据活动断裂的错动方式、白垩-第三纪红层变形和破裂的组合关系等资料,利用赤平投影作图求出各观测点主应力(σ_1、σ_2和σ_3)的参数,并结合震源机制和地壳形变测量数据,着重描述了喜马拉雅运动以来的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长江三峡(及邻区)各构造区域内σ_1轴向随时空而变化。按照“弹性回跳理论”和“Baushinger效应”分析了现今应力场的这种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系。提出构造应力场σ_1轴的长期变化,可以作为板内弱震活动区(带)的一种构造标志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系统的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及硅、氧同位素等研究,探讨了羊蹄子山-磨石山钛矿区无矿白色硅质岩和富钛硅质岩的成因及形成地质构造环境。研究结果表明,呈厚层状产出的无矿白色硅质岩具较高的SiO2、Al2O3含量及Al/(Al Fe Mn)、Al2O3/(Al2O3 Fe2O3)比值,稀土元素总量很低,其北美页岩标准化配分模式为向右倾的曲线,无明显铈异常和铕异常,表明其形成于受陆源影响的大陆边缘构造环境;赋矿岩系中薄层状富钛硅质岩的TiO2、Fe2O3、Cu、V含量较高,但Al/(Al Fe Mn)、Al2O3/(Al2O3 Fe2O3)比值较低,稀土元素总量较高,北美页岩标准化曲线为明显左倾型-平坦型,具弱的负铈异常,表明其形成于洋脊及附近环境。两种硅质岩的δ30Si值为变化较小的负值,与热水沉积和某些生物成因硅质岩的硅同位素组成相似,两者的δ18O值范围和平均值均相似。两类硅质岩的成因及形成构造环境不同,富钛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矿床的形成与本区元古宙海底火山热液喷流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分别介绍了主成分分析法的原理和算法,并将其运用到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中,并且与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都是东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呈现中上游高下游低的分布趋势,对此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以促进流域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植物对金有吸收和积聚作用.金矿区上的植被由于吸收过量的金及伴生元素而表现出生态上的异常;异常植被的波谱反射率与正常植被相比,或高或低,差异是存在的;反映在遥感图象上,表现为异常植被和正常植被灰度值的差异,即植被遥感异常;因此,在植被覆盖区可以通过与金矿化有关的异常植被信息提取获得找矿信息.黑龙江呼玛地区与金矿有关的植被遥感异常表现为TM1,2,3,5,7波段灰度值低于正常植被,TM6波段灰度值高于正常植被.运用比值和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该区植被遥感异常,结果表明,这种异常主要分布在以兴隆沟为中心的大型环块构造区和沿黑龙江西岸新街基-呼吗-线北西向构造带内.综合分析认为这两个区具有较好的金矿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7.
盘山山前地下水与矿泉水污染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结合揭示变量和样品之间在成因或空间上联系的对应分析,通过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盘山山前地区地下水和矿泉水污染成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盘山山前存在地下水和矿泉水污染;局部范围的污染主要是由于食品厂等企业的排污引起的,污染成分主要是Cl-和NO3—N,主要污染地区是塔院地区,其次是西大佛塔至南营,污染程度与至污染源的距离有关;大部分地区存在三氮面状污染,农业氮肥的施用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2年11月在亚大湾大鹏澳进行的连续30d(每日采样一次)观测资料,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相结合方法,分析大鹏澳非养殖区中各浮游植物优势种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其生长与演替的主要理化因子.建立秋季浮游植物优势种演替模型,并与春季的大鹏澳现场调查建立的浮游植物优势种演替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生境变化(降雨)对浮游植物优势种演替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春,秋季浮游植物优势种发生不同的演替过程。春季浮游植物对资源的竞争较为激烈,大量降雨引起海水中营养盐浓度升高,促进并维持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高密度生长,待营养盐被大量消耗后,中肋骨条藻数量下降,减轻了对柔弱菱形藻(Nitzschia delicatissima)的生长压力而使其成为优势种;而秋季水温较低,浮游植物细胞数量较春季大为减少,中肋骨条藻和柔弱菱形藻对资源的竞争较为缓和,使外界环境变化成为影响优势种变化的主要原因;降雨期间虽然营养盐增加,但环境变化使浮游植物的生长受到限制,雨后柔弱菱形藻数量不能恢复,水体中高营养盐浓度促使中肋骨条藻出现生长峰值。  相似文献   
9.
应激性心肌病(SC)是一种受强烈情绪刺激或各种应激因素影响,以短暂性左心室心肌变薄、收缩功能障碍及收缩时左心室球形改变为特征的急性可逆性心肌病。“心主神明”即心主宰情志活动。中医学认为SC的基本病机为情志异常、心神不明、神不驭气、气机紊乱,并提出调养心神以治本、调气畅血以治标的治疗法则。而随着“脑主神明”的提出,“孰主神明”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自“双心医学”理论提出后,越来越多的现代研究证实了心主神明的科学性。SC作为既是“血脉之疾”又属于“神明之病”的疾病,因其情绪失常导致心脏功能障碍并出现形态学改变的特点,形象地诠释了心神不明对形体心脏的影响,进一步论证了心主神明理论的科学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流形上的聚类分析,针对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引入了流形概念,提出1种基于流形的密度聚类算法,该方法将流形的概念与聚类相结合,可以适用于样本为复杂分布的聚类。文中通过实例证明此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