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09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照时间受地形的影响及其精细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设计了起伏地形下可照时间分布式计算模型,讨论了不同纬度的坡度、坡向、遮蔽等地形因子对可照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可照时间的纬向分布特征明显;同一纬度,同一坡向的可照时间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坡向对可照时间的影响复杂,不同坡向上的可照时间随季节和坡度变化;在太阳高度角较低的冬季,地形遮蔽对可照时间的影响显著,可明显地影响可照时间的空间分布,清楚表现出可照时间的非地带性。同时绘制了1:100万我国实际地形下精细的可照时间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2.
Fruiting of cotton plant is determined and influenced by cultivar, climatic conditions,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pest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flowering and boll retention patterns of cotton cultivars can contribute to more efficient and economical crop management. The objective of this investigation wa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various climatic factors on flower and boll production of Egyptian cotton. This could be used in formulating advanced predictions of the effect of certain climatic conditions on the production of Egyptian cotton. Two uniform field trials, using cotton Gossypium barbadense cv. Giza 75 were carried out in 1992 and 1993 at the Agricultural Research Station, Agricultural Research Center,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Giza, Egypt,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limatic factors, flower and boll production. Climatic factors included maximum and minimum air temperatures along with their difference, evaporation, surface soil temperature (grass temperature or green cover temperature) at 0600 and 1800 h°C−1, sunshine duration, maximum and minimum humidity and wind speed. The effects of climatic factors on flower and boll production were quantified in the absence of water and nutritional deficits and damage effects of insects. Results obtained indicate that evaporation, sunshine duration, humidity, surface soil temperature at 1800 h, and maximum air temperature, were the important climatic factors that significantly affect flower and boll production of Egyptian cotton. Consequently, applying appropriate specific cultural practices that minimize the deleterious effect of these factors will lead to an improvement in cotton yield.  相似文献   
3.
以新疆哈密地区1961-2014年6个气象观测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为依据,利用线性趋势分析、相关性分析、M-K突变检验分析等方法,对哈密地区近54a四季及年平均日照时数的变化趋势、异常年份、突变检验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近54a哈密地区春季与年平均日照时数均呈上升趋势,而夏、秋、冬季变化比较平稳;年日照时数异常偏少出现在1998年,但从未出现过异常偏多年;年日照时数在1973年和2008年发生两次突变,减少、增加趋势不显著;年、春季日照时数增加与低云量的减少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李军  赵玉竹  邓梅 《山地学报》2019,(2):284-294
为了建立合理、准确且便于估算和应用的山地地理可照时数空间分布模型,本文以重庆为例,首先利用分布式模型估算了30 a平均年和各月可照时数,并利用基于气象行业标准得到的理论值进行了验证;其次,以栅格单元为统计样本,建立了基于地形尺度的可照时数估算的统计模型。结果表明:(1)基于分布式模型的模拟结果具有较高可信度,除10月外,其他各月和年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0%,且东北和东南部的相对误差较中西部高。(2)西部方山丘陵区的可照时数高,中部平行岭谷区次之,东北和东南部低。冬季可照时数的空间异质性最大,夏季次之,春秋季接近,均较小。(3)各月和年可照时数与主要地理和地形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均表现为极显著性,各月复相关系数在0.7929~0.8277,年复相关系数为0.8522。(4)重庆可照时数估算统计模型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分布式模型的计算步骤和计算量,便于其应用,并可为其他地区估算可照时数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5.
指向精度是大型射电望远镜天线具有挑战性的关键技术指标.在望远镜运行中,方位俯仰角的变化、重力以及日照等对副面撑杆的综合影响会引起望远镜的副面位姿改变从而引起指向误差的增加和天线效率的降低.基于天马65 m射电望远镜,使用位置传感器装置(PSD)法构建了副面位置偏移量测定系统,可以实时采集副面的3维位移数据,构建重力模型,将测试结果与射电法构建的现有副面模型进行对比,有较好的一致性.此外,该系统可以分析日照(引起撑腿局部温度效应)引起的副面位移情况,也可以监视风载和瞬时启停对副面位姿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根据云南省内若干山区气象资料,研究云南山区日照时效的垂直分布规律,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日照时数垂直分布有抛物线型、线性型、缓变型等;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有冬大夏小型、春大夏小型、夏大冬小型3种;山区日照时数坡向差异明显,各山区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7.
内江市近40年日照变化的统计特征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谭友邦  谢利娟 《气象》1996,22(10):27-30
利用1960-1995年内江市各测站的逐月日照时数资料,分析了内江市近40年来日照的变化特征,发现区域平均日照以46.98小时/10年的倾向率减少,这种减少趋势主要表现在冬、夏两季。同时还检测出内江市区域平均年日照时数在1980年发生突变,共后进入一个相对少日照对段。  相似文献   
8.
运用多项式回归分析和双随机样本检验,模拟日照时数和总辐射及其影响因子(可照时间、总云量和天文辐射、日照百分率)年值和1月值、7月值的三度空间分布场,取得了满意结果。这可应用在无测站地区,仅凭经纬度和海拔估算出上述气候要素值,估算的平均相对误差大多在5%以下(最好的达0.3‰)。  相似文献   
9.
红河州中低海拔日照时数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尹文有  谢敬明 《气象》2006,32(5):116-120
通过对不同海拔高度烤烟生长状况与气象因子的平行调查,采用相关分析,揭示了烤烟大田生长期与日照时数的相关关系,表明烤烟不同生长时段要求日照时数不同。用二次曲线模拟了日照时数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指出生产优质烟的适宜海拔界限和品质形成最佳时段,为优质烟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太阳位置的确定方法,并通过计算给出了全省气象观测台站的日出、日落方向的太阳方位角变化结果以及每个台站一年中正午时刻太阳高度角变化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