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8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174篇
测绘学   154篇
大气科学   157篇
地球物理   264篇
地质学   261篇
海洋学   197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70篇
自然地理   7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胡梅生  唐玉梅等 《矿物学报》1991,11(1):9-12,T003,T004
作者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沉积钙质白云石中的带状面缺陷。在衍衬象中面缺陷呈现出特有的条纹衬度,并具有一定的择优取向,它们沿着{018}面排列。面缺陷也可分叉,分枝部分平等于{2-/10}面。根据白云石面缺陷的取向,本文提出了鞍状白云石宏观弯曲面和微观面缺陷的取向关系。  相似文献   
2.
对单芯电缆传输这种通讯技术的原理进行了阐述;分析提出了部分电路、部件的技术指标;作为一种数据传输的手段,对单芯电缆传输技术在海洋专用CTD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3.
分层流体中内孤立波在潜浮式竖直薄板上透射和反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边缘层理论研究了两层流体系统中内孤立波在潜浮式竖直薄板上的透射和反射问题,提出了非线性演化方程的“初值”条件,分析了内孤立波与薄板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效应。研究表明:流体层的密度比以及薄板伸入上下层的深度对于反射和透射波结构具有显著的影响,薄板伸入下层越深、密度差越小,则薄板阻碍孤立波透射的效率越高;透射波通常演化为单峰孤立波和迅速衰减的尾波,反射波演化为缓慢衰减的尾波列;对于具有小密度差的跃层结构,内孤立波在潜浮式竖直薄板上的透射及其演化近乎是无障碍的。  相似文献   
4.
闵连权 《测绘工程》2005,14(1):11-14
互联网在方便人们交流、共享信息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问题.信息隐藏是解决信息安全的一种有效手段,研究采用LSB法实现重要目标遥感图像信息的隐藏,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网上图像传输出现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地震信号传输的常用方式及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信号传输方式设计的总原则和基本原则。实际应用表明,兰州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信号传输方式的是符合要求的,提出的数字遥测地震台网信号传输方式的总原则和基本原则,对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建设有直接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ReflectionandtransmisionofseismicwavesataninterfacebetwentwosaturatedsoilsJUNYANG(杨峻)SHIMINGWU(吴世明)ZhejiangUniversity,Hangz...  相似文献   
7.
氡迁移的接力传递作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扩散和对流等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于解释氡法探寻深部矿藏、预报地震和研究地球动力学带等方面的氡迁移的接力传递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镭传氡和氡传氡,也可能是借助于其它的物质或自然力来传递,传递方式有二棒接力和多棒接力.扩散和对流等10多种作用.一般地说,只能使氡气作短距离的迁移,而接力传递作用则可以解释氡作长距离的迁移.  相似文献   
8.
Alluvial fans and fan deltas can, in principle, have exactly the same upstream conditions, but fan deltas by definition have ponding water at their downstream boundary. This ponding creates effects on the autogenic behaviour of fan deltas, such as backwater adaptation, mouth bars and backward sedimentation, whereas alluvial fans may lack these effects. Hence the present authors hypothesize that morphodynamics on alluvial fans are determined primarily by upstream boundary conditions, whereas morphodynamics on fan deltas are determined by both the upstream and the downstream boundary condition and changes therein. To isolate the effects of th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boundaries, five new alluvial fan experimen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details of three fan deltas published earlier that were formed under very similar and simple conditions. Similar to the fan deltas, the alluvial fans build up by sheet flow, whilst quasi‐regular periods of incision cause temporary channelized flow. Incision is followed by channel backfilling, after which the fan returns to sheet flow. The channelization and backfilling in alluvial fans is markedly less pronounced and more prone to autogenic disturbance than in fan deltas. The difference is caused by morphodynamics at the downstream boundary. In a fan delta, the flow expansion of the channel causes deposition of all the sediment, which forms a mouth bar and causes strong backfilling. In an alluvial fan, on the other hand, the slope break at the fan perimeter causes some deposition, but transport is not reduced to zero. Consequently, the backfilling in alluvial fans is less pronounced than in fan deltas. Other published experiments support this trend: removal of the mouth bar by a river leads to permanent channelization, whilst pronounced mouth‐bar formation in highly channelized deltas promotes backward sedimenta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this study predict that, when alluvial fans prograde into lakes or deep rivers, they transition to fan deltas with increasingly deeper channels and thicker backfill deposits.  相似文献   
9.
王霏  刘曦  郑海飞  张立飞 《岩石学报》2015,31(7):1891-1900
橄榄石既是上地幔的主要矿物,又是俯冲板块的主要矿物。在正常地幔温度条件下,橄榄石中原子之间的振动是非谐振动,这已成为学界共识;然而,对于俯冲带的较低温情况,橄榄石中原子之间的振动的非谐性是否重要,目前还没有比较一致的结论。本研究利用透射红外光谱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室温下不同厚度橄榄石中硅氧四面体的红外光谱特征,并着重对其在2100~1500cm-1区域形成的二倍频峰/合频峰进行了指认。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通过采集不同温度下的透射红外光谱数据(最高温度达约450℃),确立了橄榄石中硅氧四面体的相应基频峰及二倍频峰峰位对温度的依赖性,进而得出其相应红外振动的非谐系数(χ)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具体为:χ838=6.37(2)×10-7×T+0.0014(1)及χ993=7.86(3)×10-7×T+0.0015(1),其中温度的单位为℃。外推到600℃时,有χ838=0.0018(1)及χ993=0.0020(2)。这些结果表明,在俯冲带的较低温条件下,橄榄石中硅氧四面体的内部振动的非谐性可能不重要。  相似文献   
10.
黄河河口延伸与下游淤积关系研究中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师长兴 《地理科学》2005,25(2):183-189
阐明了黄河河口延伸与下游淤积关系问题的实质,指出了黄河河口延伸与下游淤积关系对时间尺度的依赖性,进而深入探讨了以前研究这一问题所用论据的合理性题。分析结果揭示,那种认为黄河下游淤积由河口延伸控制和河口延伸作用局限于近口河段的说法都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