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2004年11月24日乌鲁木齐市两座电网瑶线铁塔倒塌事故的气象原因,通过实地调查,并对高低空环流形势场、加密气象站信息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地区不同地理位置风速差异很大,红雁池和头屯河区瞬间极大风速分别比市区大12.8m/s和18.4m/s。纠正了过去认为东南大风的强中心只出现在红雁池附近的说法,为今后制作大风分区预报提供了参考,也可为城区高层建筑及相关设计规范的修正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西双版纳地区原始热带雨林和人工林气象观测铁塔的选择与设计,扼要地介绍了气象观测铁塔的塔形,结构及春功能,并提出了在高湿多雷热带雨林地区设计,安装铁塔应注意的事项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天津塔层风切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赵鸣  唐有华  刘学军 《气象》1996,22(1):7-12
根据天津气象铁塔1990-1992年冬季8个月的风速、风向、温度等资料的分析,得到了天津250m以下边界层中风切变的若干特征,如风垂直分布幂次律中指数p的时空变化及频数分布,各层各时段风切变的频数分布,风切变与温度梯度、稳定度的关系。这些特征有助于对城市下垫面塔层中风垂直分布的了解。还分析了冷锋过境前后风切变及温度状 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4.
“93.5”黑风暴发展结构和不同模式分辨率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3年5月4~6日在我国西北部地区发生了一次“黑风暴”。用改进的MM1和高分辨PBL参数化及40 km细网格控制试验能基本上模拟出“93.5”黑风暴的结构和演变。模拟结果表明,黑风暴发展时段,在PBL内与一个中尺度气旋性强涡旋相伴,在对流层内与一个垂直涡柱相伴。这个伸展至对流层顶的涡柱下(上)半部是与低(高)空强烈辐合(辐散)入(外)流相伴的气旋(反气旋)性涡柱。该黑风暴结构不同于一般锋面结构,其主要判别是:界面坡度陡,θe水平梯度大,斜压性强,PBL内暖心明显。该暖心结构与下垫面剧烈热力强迫有关。不  相似文献   
5.
In this paper, the eddy coefficient and the treatment for dividing layers of Estoque's numerical model in modern PBL dynamics have been applied to derive order-zero and order-one analytic solutions over large-scale topography,the solutions are used to obtain the divergence and vertical velocity, improving the previous results.  相似文献   
6.
PBL连接件由于其较高的承载力和刚度,良好的延性和抗疲劳性能,在组合结构中被广泛应用。为进一步研究约束强弱对叠合型PBL连接件受力性能的影响,考虑贯穿钢筋直径、开孔孔径以及约束状态3个影响因素,设计制作7组叠合型PBL连接件,进行推出试验,观察试件的破坏过程和破坏模式。基于国内外推出的试验结果,量化分析了横向钢筋约束、贯穿钢筋直径及开孔尺寸等因素对PBL连接件受剪承载力的影响,建立了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PBL连接件孔内混凝土榫发生双面剪切破坏,贯穿钢筋产生弯剪变形,且内部混凝土榫剪切面平滑度和孔中贯穿钢筋的弯剪变形程度受到横向钢筋约束强弱的影响。配有贯穿钢筋及横向钢筋试件的荷载-滑移曲线均出现了二次强化效应,横向钢筋的约束使连接件荷载-滑移曲线峰值后保持稳定的持荷能力,显著提高了连接件的承载能力。考虑了横向钢筋约束非线性影响和多孔耦合作用的PBL连接件承载力计算公式具有更好的精度,可适用于有、无贯穿钢筋的构件设计,物理意义明确,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7.
以某采煤沉陷区内的典型输电铁塔及其复合防护板基础工程为背景,考虑地基-基础-上部铁塔结构的共同作用,对不同板厚复合防护板基础的抗采动变形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引入"保护作用"的概念,对独立基础和复合防护板基础的抗变形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设置复合防护板后,与独立基础相比,可明显减少铁塔支座的水平位移及上部结构的应力,支座位移与结构应力随着复合大板厚度的增大而减小,其减小的幅度随着板厚的增大而趋缓,当板厚达到一定数值以后几乎不再减小。提出的复合防护板的厚度可取铁塔基础长向根开的1/45~1/35的建议,以供采煤沉陷区内复合防护板基础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8.
In this paper,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to evaluate the along-wind-induced dynamic responses of a transmission tower is presented. Two analytical models and a new method are developed: (1) a higher mode generalized force spectrum (GFS) model of the transmission tower is deduced; (2) an analytical model that includes the contributions of the higher modes is further derived as a rational algebraic formula to estimate the structural displacement response; and (3) a new approach, applying load with displacement (ALD) instead of force, to solve the internal force of transmission tower is given. Unlike conventional methods, the ALD method can avoid calculating equivalent static wind loads (ESWLs). Finally, a transmission tower structure is used as a numerical example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and accuracy of the ALD method.  相似文献   
9.
两类短时强降水天气边界层气象要素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进  李琛  于波  卢冰  王庆元 《气象》2018,44(7):902-910
本文基于2013—2015年北京铁塔的气象观测数据,结合VDRAS、地面自动站、NCEP再分析资料等,将短时强降水个例分为地面辐合线型和无地面辐合线型两类,并着重对两类短时强降水天气的边界层气象要素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寻找短时强降水发生的预报信号。结果表明:根据铁塔气象要素变化基本无法预判无地面辐合线型强降水的发生;而铁塔气象要素变化对地面辐合线型短时强降水发生具有一定预报指示意义,地面辐合线型在强降水发生前1h,温度和位温减小,温度变率显著增大,最大达每分钟下降0.35℃;在强降水开始前3h,地面至325 m比湿增大,降水开始前20 min,比湿减小3.5g·kg~(-1);低空风切变在强降水开始前20min增大到"强烈"到"严重"程度,比湿跟低空风切变的提前量约为10~20min。因此,预报业务中关注铁塔气象要素及衍生物理量演变,对地面辐合线型短时强降水预报预警有一定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程麟生  郭英华 《大气科学》1992,16(2):136-146
1981年8月14至22日,在青藏高原东侧陕、甘、川毗邻区,出现了一次持续暴雨过程.对其主过程的涡度诊断表明,切变线低涡初生於青藏高原东侧低空,其后,不仅出现了高、低空涡度中心的叠加和耦合过程,而且在行星边界层(PBL)内发生了迅速加强过程.这种过程与切变低涡的持续发展相伴. 一系列48和72小时中尺度数值模拟结果揭示:只有高分辨PBL参数化的湿物理过程,才能较好地模拟出切变低涡在PBL内的突然加强及其涡度演变和垂直结构;而总体PBL参数化,虽然其涡度演变和垂直结构也能基本模拟出来,但不能模拟出切变线低涡在PBL内的迅速加强;总体PBL参数化干过程的模拟结果指出,该方案较前两种湿过程方案均差,特别是被模拟系统的强度明显减弱,位置偏离. 模拟与诊断和观测之间的比较揭示,尽可能仔细地改进PBL参数化和湿物理过程,才有可能改进对这类中尺度系统发生和发展的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