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5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利用微滤和超滤技术研究了九龙江河口区表层水中铀及其同位素组成的粒级分布和地球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溶解态(<0.4μm)中低分子量组分(<10 000 u)占主要份额,胶体态(10 000 u~0.4μm)238U所占比例不足1%,且随盐度的增加其所占份额逐渐降低.溶解态、低分子量组分和胶体态238U的比活度与盐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正相关关系,证实它们在九龙江河口区呈现保守行为.在颗粒态(>0.4μm)中,各粒级组分238U所占份额主要受控于相应颗粒物的浓度,在盐度小于20的区域,各粒级颗粒组分238U占颗粒态的份额有如下变化次序:10~53μm>2~10μm>0.4~2μm>大于53μm,而在盐度大于30的近外海站位,该次序发生一些变化:0.4~2μm>10~53μm>2~10μm>大于53μm,最小粒级颗粒组分238U的贡献有所增加,反映了自生铀贡献的加强.九龙江河口区表层水中溶解态(包括低分子量组分和胶体态)的234U/238U)A.R.均大于1,显示出234U过剩的特征,而各粒级颗粒组分中的234U/238U)A.R.则接近于平衡值(1.0).这一现象与陆地岩石风化过程中水体对铀的淋滤释出量及234U的优先浸出有关.对232Th/238U质量比的研究显示,溶解态及其所包括的低分子量组分和胶体态的232Th/238U质量比均小于1,而颗粒态及其所包括的4个粒级组分中的232Th/238U质量比均大于1,反映了向外海输送过程中铀、钍地球化学行为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龙江盆地光华组层型剖面出露完整,沉积连续,含丰富的热河生物群化石,是大兴安岭中段研究热河生物群起源、演化及辐射的重点剖面之一。本文对光华组层型剖面进行了重新精细测制,认为光华组整合于龙江组安山质角砾熔结凝灰岩之上,被甘河组玄武岩局部不整合覆盖,自下而上可识别出下、中、上3个岩性段;对该组所产动植物化石进行了系统的采集和鉴定,丰富了大兴安岭中段热河生物群的生物类别,并依据新采集化石和前人资料,尝试建立了叶肢介、介形虫、植物化石、昆虫等组合,探讨了各生物组合特征。根据对光华组剖面中段顶底岩层进行了LA-ICP-MS U-Pb锆石年代学研究,揭示龙江盆地热河生物生存的时代为125.4±1.4Ma至120.1±1.1Ma,大致跨越500万年,反映龙江盆地热河生物群繁盛于从阿普特期早期至阿普特期中期。结合古生物特点和笔者前期研究成果,认为龙江盆地热河生物群生存的古环境可能是间歇性或季节性的湖泊;古气候应处于温暖湿润的季节性变化的暖温带,并伴有短暂的半干旱气候。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九龙江河口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元素含量、沉积物粒度等要素进行分析,结合相关与聚类分析等统计手段,探讨了九龙江河口地区的沉积环境与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即使在沉积环境复杂的河口地区,重金属含量分布与沉积物粒度仍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受沉积动力影响,不同的重金属元素分布在九龙江河口地区表现出较大差异,而嵩屿至屿仔尾一带呈带状南北向展布的重金属相对高值条带值得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4.
九龙江河口区现代沉积环境及其物质输运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九龙江河口区58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激光粒度分析,并分别应用系统聚类分析和GSTA模型分析,探讨了研究区的沉积特征、沉积环境和表层沉积物输运趋势。结果表明,九龙江河口区表层沉积物由10种沉积物类型组成,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该海区底质沉积物在类型分布和粒径粗细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将研究区划分为3种与沉积动力特征相对应的主要沉积环境区;表层沉积物输运趋势因受该区特殊的地形和复杂的水动力条件影响而表现为北进南出,海门岛西北海域形成逆时针方向输运趋势,而海门岛以东海域形成三向汇聚的输运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及其与印缅山弧交接地带的地震活动性、新构造运动以及地震构造特征等研究成果和实地考察资料,借以分析并初步阐明独龙江流域的地质地质环境,为该区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地震地质灾害预测提供一些实际资料。  相似文献   
6.
今年6月25日是第十七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在这样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里,作为一名国土资源工作者,深刻领悟这一主题的深刻内涵,心中倍感亲切,油然而生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7.
产自贝加尔湖的白玉和碧玉、波罗的海的琥珀、西伯利亚的紫龙晶……在近日召开的中国哈尔滨国际珠宝玉石博览会上,以展示俄玉及制品为主的东宁珠宝玉石产业基地吸引了众多客商的目光。  相似文献   
8.
分别于2012年9月、2013年1、6月,对九龙江两大支流北溪、西溪及河口区开展了3个航次的营养盐监测.研究结果表明,河口区表层水体溶解无机氮(DIN)、总磷(TP)和活性磷酸盐(PO4-P)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0.13-17.35、0.14-1.00和0.00-0.38 mg/dm3,受上游输入和海水稀释作用,营养盐浓度由淡水端至海水端逐渐降低.北溪表层水体的DIN、TP和活性磷酸盐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1.99-24.92、0.12-1.47和0.04-0.68 mg/dm3,受龙岩地区工农业生产及城市进程影响,由上游至下游逐渐降低.西溪表层水体的DIN、TP和活性磷酸盐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2.74-20.61、0.14-0.92和0.02-0.37 mg/dm3,受上游农业生产和下游漳州地区人类活动影响,上下游的DIN质量浓度较高.此外,九龙江沿岸的人类活动可能影响了该地区水体中的溶解无机氮形态组成:北溪和西溪上游的NH4-N和NO3-N占比分别较高.水期分析表明,2013年1月的DIN浓度显著高于其他水期,而不同区域TP和活性磷酸盐的水期波动不尽相同.营养盐结构分析表明,九龙江总体处于磷限制状态,但在河口及北溪部分站位,CDIN/CPO4-P比值已达到适合浮游生物生长繁殖的水平.潜在富营养化程度评价表明,九龙江河口多数站位均处于N或P限制的富营养化级别,但由于N、P营养盐的绝对浓度较高,具有水华暴发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9.
统一思想、明确方向推动龙江气象事业科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目前,我省气象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形势,社会各界对气象工作的需求越来越大。一是防灾减灾避灾对气象工作的需求越来越大。我省是灾种多、频率高、危害重、损失大的省份,暴雨、低温冷害、洪涝、干旱、地质灾害频发,森林火灾、农业病虫害等危害加重。随着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事件  相似文献   
10.
将福建九龙江河口平原ZK5孔部面细分为4个藻段、24个硅藻带,并结合其他钻孔的微体生物组合特征和年代测定结果等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晚玉表明,晚玉木冰期本区海面升降频繁,但大多处于河口港湾环境,这主要是构造沉降降所造成的;其间出现3次低海面,均为河流沉积环境。全新世冰后期海水大规模入侵,鼎盛期本区相对海面高出现代海面达5 ̄10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