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大气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应用EUROSEM模型对三峡库区陡坡地水力侵蚀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王宏  蔡强国  朱远达 《地理研究》2003,22(5):579-589
三峡库区坡地资源被广泛利用,但水土保持措施没有被很好地利用。坡地,尤其是陡坡地是库区主要泥沙来源,因此,有效评估土壤侵蚀风险、预测径流和侵蚀速率以及选择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在该地区显得非常必要。EUROSEM模型是动态分布式模型,可以在单独地块或小流域中预测水力侵蚀强度,其特点比较适合库区土壤侵蚀预测预报。本研究以在三峡库区秭归县王家桥小流域水土保持试验站的标准径流小区的人工降雨资料为基础,应用EUROSEM模型模拟陡坡地中的侵蚀状况。模拟结果表明,EUROSEM对人工降雨中径流模拟效果较好,但对土壤流失的模拟效果相对较差,更精确地模拟库区陡坡地的土壤侵蚀状况则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陕北丘陵区陡坡柠条林地与荒坡的土壤水分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定点土壤水分测定与对比分析,研究陕北丘陵区陡坡柠条林地与荒坡土壤水分亏缺状况、年际内动态变化规律、干燥化特征及其自然降水的补偿能力。结果表明:柠条林地0~10m土层贮水量仅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26.2%~41.2%。荒坡地0~10m土层贮水量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39.8%~41.2%。土壤贮水量的分布是阳坡〈半阳坡〈阴坡,上坡位〈下坡位。年际间土壤水分的变异程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弱,土壤贮水量的变化主要发生在2m以上土层内。土壤贮水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但滞后于降雨量变化。生长季内,柠条地与荒坡土壤平均贮水量差异显著(P〈0.05),土壤越深,其含水量变化越小。两种利用方式的土壤剖面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干化层。柠条林地深层土壤干燥化强度明显大于荒坡地。丰水年柠条林雨水补偿的深度仅为1.0m,荒坡也仅为1.2m。柠条林丰水年的雨水补偿的深度比干旱年可增加60cm以上,5m土层贮水增量增加3倍以上。  相似文献   
3.
黄土陡坡裸露坡耕地浅沟发育过程研究   总被引:30,自引:8,他引:22  
根据黄土陡坡地浅沟地形特征参数,在室内人工建筑浅沟发育初期的雏形模型,研究浅沟发育不同阶段沟头溯源侵蚀、沟壁扩张和沟槽下切变化规律,分析浅沟侵蚀对坡面侵蚀产沙的贡献。结果表明,浅沟发育不同阶段对应于不同的浅沟侵蚀过程。浅沟发育初期,沟头溯源侵蚀、沟壁扩展和沟床下切均相对活跃,且溯源侵蚀速率大于沟壁扩张速率和沟床下切速率;浅沟发育中期,以沟槽下切和沟壁扩张为主;浅沟发育后期,以沟壁扩张为主,但沟壁扩张速率明显小于浅沟发育的初期和中期阶段。浅沟发育初期和中期阶段,浅沟侵蚀量占总坡面侵蚀产沙的58%;浅沟发育后期,浅沟侵蚀量占总坡面侵蚀产沙的26%~59%。  相似文献   
4.
赤水河流域中上游坡地景观特征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宏  林国敏  康文华 《地理研究》2018,37(4):704-716
在喀斯特地区,较大的地表坡降和坡地开发强度导致承载在地表景观上的污染物因地势和降水加倍迁移到河水中。以赤水河流域中上游为研究区,分别在全子流域、子流域坡地、子流域陡坡地三个层面上提取景观结构、景观开发强度和景观格局指数,研究各级坡地景观特征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 与总林地相比坡林地对水质潜在的“汇”作用更加显著;占总耕地面积不足1/7的陡坡耕地、却对河水中总磷(TP)和氨氮(NH3-N)浓度大小贡献显著(相关系数为0.608和0.614)。② 景观开发强度与各水质污染物指标呈现显著而稳定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最高达0.960,它比单个景观对水质指标更具解释能力。③ 斑块形状复杂度、景观多样性、景观分离度均与水质污染物指标呈高度或显著正相关,且随着地形坡度的增大,水质污染物指标对景观散布与并列指数(IJI)和农香多样性指数(SHDI)越来越敏感。故减少对坡地尤其是陡坡地景观的不当人为干扰,对喀斯特地区流域水质保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云南陡坡地优化利用若干问题研究—以滇西北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陡坡垦殖较为严重,滇西北地区尤为突出。主要原因有宜耕地缺乏、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粮食单产低、人口增长较快、交通不便等。陡坡垦殖导致植被破坏、土壤侵蚀;环境变劣,部分地区失去生存条件;灾害频繁,威胁中下游地区生命和财产安全。退耕还林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尚未大规模开展之前,应认真落实应退耕地面积和退耕还林地块,积极解决群众温饱,减轻土地压力。退耕还林规划应与区域发展规划协调一致;建立农林复合系统,实现陡坡地优化利用;组织技术培训,建立技术保障系统;发展交通事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6.
近日,云南省代省长李纪恒在云南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上表示,为实施绿水青山计划,抓好“森林云南”建设,云南将启动25度以上陡坡地生态治理工程,用10年时间实施1000万亩陡坡地生态治理,今年治理80万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