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1.
SOTER支持下ALES模型对海南省热带作物适宜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海南省1:25万SOTER数据库的支持下,根据联合国土地评价框架的有 关原则和概念,选取海南省4种热带作物建立了8种评价模型,运行ALES评价系统,得出不同气候条件下,不同土地利用状况下SOTER单元上作物适宜性评价指数,将此评价指数与GIS相连,可根据用户的要求输出评价成果。  相似文献   
2.
1农业气象灾害的内涵 农业气象灾害是不利气象条件给农业造成的灾害。由温度因子引起的有热害、冻害、霜冻、热带作物寒害和低温冷害;由水分因子引起的有旱灾、洪涝灾害、雪害和雹害;由风引起的有风害;由气象因子综合作用引起的有干热风、冷雨和冻涝害等。与气象灾害的概念不同,农业气象灾害是结合农业生产遭受灾害而言的。例如寒潮、倒春寒等,在气象上是一种天气气候现象或过程,不一定造成灾害。但当它们危及小麦、水稻等农作物时,即造成冻害、霜冻、春季低温冷害等农业气象灾害。农业气象灾害具有非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周兆德  郑剑非 《地理学报》1989,44(4):407-419
本文从海南热带作物生物特性、现实生产结构和地区气候条件出发、对热作种植业进行了模湖区域性划分;在计算构成各区产量基本参数的基础上,应用多目标规划方法,建立了热作结构优化的近期分区模型;并通过近期基础模型和对未来参数的预测,建立了远期灰色规划模型。结果表明,近期方案可提高收益5.1-55.7%,远期方案可提高54-90%,远近期方案均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4.
海南岛热带作物土地合理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岛是我国最大的热带地区,发展热带作物是海南农业的主功方向,为了客观准确地掌握热带作物土地利用水平并找出其制约因素,文章采用系数法进行了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5.
晓生 《地质学刊》2010,34(1):16-16
土壤地理学家。1930年3月25日出生,湖北武汉人。1949年考入武汉大学农学院农艺学系,1953年华中农学院农学系毕业。曾任南京土壤所所长、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国际土壤学会盐渍土分委员会主席、国际土壤学会土壤环境委员会第一副主席。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委员会主任、国际山地研究中心理事、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  相似文献   
6.
傅兴 《热带地理》1989,9(1):79-86
本文通过对科特迪瓦主要热带作物生产情况的考察,介绍其发展现状和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7.
蒋斌 《贵州气象》1999,23(6):29-32
南北,盘江低热河谷地区热量资源丰富,适宜种植多种南亚热带作物,林果等,发展绿色产业既开发利用了当地气候优势,又保护了生态环境,是一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科学决策。但霜冻,春旱,暴雨洪涝等气候灾害风险也同时存在,在建设绿色产业走廓时应充分考虑这些气候风险,合理布局,趋利避害,以减少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8.
贵州种植南亚热带作物的气候风险问题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丹 《贵州气象》2001,25(3):19-23
对贵州热作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低温霜冻,春旱,暴雨洪涝灾害进行研究,分析了典型低温霜冻年的冻害情况和各级低温冻害的发生规律,用耿贝尔极值法对极端最低气温进行了重现期的计算和分析,并对热作区春旱,暴雨洪涝的气候风险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