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联合高分辨率地震和精细测井资料的剩余油气分析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寻找和开发剩余油气藏是提高采收率的关键.以往主要是通过测井、试井资料建立中高层渗透砂岩油藏的井间剩余油分布模型,并采用数学分析方法建立井间剩余油的预测模型.本文介绍了基于高分辨率地震和精细测井分析建立剩余油模型并结合数模分析的剩余油分析技术.利用该技术对辽河油田某断块进行了实际剩余油气分析,在开发方案设计和提高采收率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储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论述了在油田的注水开发过程中,储层的层内、层间及平面三个层次的宏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认为在经过水驱之后,剩余油的分布状况同储层渗透率非均质性的强弱有很大关系,与剩余油富集带有联系的强非均质性区是剩余油分布的主要部位,也是油田今后挖潜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大庆油田北三区上白垩统葡一油层组以高频湖进面可划分为3个四级和8个五级的高精度层序地层单元。以密集开发井资料为基础追踪这些层序单元可为储层砂体研究提供精细的等时对比框架。该油层组的主要储集砂体多为复合型砂体,由各种单一砂体相互叠置和切割所形成,包括下切河道(谷)分流河道复合砂体、水下分流河道上叠水上分流河道复合砂体、分流河道上叠河口坝砂体、决口水道上叠决口三角洲砂体等复合类型。这些砂体的内部沉积构成复杂,控制着厚油层储层物性的非均质性变化。在高精度层序框架内可划分出3个砂体复合带,其沉积构成的差异对剩余油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主河道复合砂体带的孔渗性和连通性好,易形成上部层内和隔层非均质性剩余油;河道边部-河口坝复合砂岩带结构复杂,隔层发育,易形成平面未波及或物性变化导致的剩余油,应是区内剩余油挖潜的重要相带;边缘砂坝-决口扇-越岸泛滥砂泥岩互层带砂体分布局限,孔渗性和连通性差,由于井网控制不够或连通性差形成剩余油。  相似文献   
4.
井-地与井间电位技术联合数值模拟研究剩余油分布(英文)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电法测井有很高的分辨率,但是它的探测半径仅限于井孔周围;井-地电位技术虽然可以探测到足够大的范围,但是它的分辨率却受到很大的限制,特别是对于油水分布或者结构复杂的储层。本文试图通过井-地电位技术和井间电位技术的联合来研究地下储层油水分布范围。具体方法是,采用井-地电位技术研究油水分布在在横向上的展布情况,利用井间电位技术研究油水储层在垂向上的分布,然后采用井间电位结果标定井地电位结果,两者结合提高纵向分辨率,从而确定剩余油的三维空间分布。研究中通过研究注水初期数值模拟结果与水淹期数值模拟结果之差,求取剩余油分布范围。有限差分方法数值模拟表明:井-地电位技术与井间电位技术联合方法可以有效地确定剩余油分布。  相似文献   
5.
孔店油田新近系馆陶组是该油田的重要储层,发育河流相沉积。其河流相砂体展布特征及连通关系复杂,导致注水开发过程中存在复杂的油水关系,进而控制剩余油的形成和分布。本文从储层构型的角度,综合应用测井、岩心等资料,确定了研究区馆三段沉积类型并建立了沉积模式;然后对储层构型进行精细刻画,对构型控制下的剩余油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研究区剩余油的分布规律。研究认为:孔店油田馆三段为辫状河沉积体系,发育辫状河道、心滩、堤岸等主要构型要素。心滩是辫状河体系中最重要的油气富集单元,注水开发会影响并改变心滩内部剩余油分布形式;其内部发育泥质、钙质和物性3种类型的落淤层,平面上心滩可分为滩头、滩主体、滩尾和滩翼4个部分。其中:滩头落淤层保存较差;滩主体落淤层发育较好呈近水平产状;滩尾落淤层保存较好呈低角度倾斜状;滩翼落淤层受坡度影响,坡度较小则落淤层易被水流冲刷保存较差,坡度较大则底部落淤层保存较差但中上部落淤层可完整保存。解剖区心滩分析认为剩余油主要集中在落淤层发育较差滩左翼中部和落淤层遮挡作用明显的滩尾部。  相似文献   
6.
帮大豆鼓粒期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区兴安盟和呼伦贝尔盟东南部是春大豆主要产区,由于受当地气象条件的影响,大豆产量很不稳定。鼓粒期是大豆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为此对其受水、热、光等气象条件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测定表明,鼓粒期的时间对大豆子粒干重和含水量呈正相关,鼓粒期的长短与降水密切相关,同时日温差、光照强度都能影响大豆产量和含油量。  相似文献   
7.
汪深 《矿物岩石》1998,18(3):63-66
国内外研究剩余油分布的方法很多,本研究主要是基于油藏自身特点,结合现有资料状况,从剩余可采储量、水洗程度、目前剩余油饱和度、平面非均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进行综合判断、论证剩余油区的分布,并建议利用水淹程度较高的井打小孔眼侧钻,以达到完善开发井网,提高采收率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低渗油藏是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难度最大的油藏类型之一,黑46断块为低孔特低渗碎屑岩储层,储层物性差、采出程度低、综合含水高、非均质性强,因此开发难度较大。针对黑46地区复杂油藏特征,以岩心观察、室内分析实验结果和测井解释资料为基础,对青一段储层层内、层间和平面非均质性进行研究,并对不同沉积相带的非均质性进行分析,明确其对研究区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影响。黑46断块青一段严重非均质性储层因注入水推进不均匀,易导致剩余油富集;单一反韵律砂体油层中上部岩性粒度粗,渗透率高,吸水指数大,动用程度高;通过数值模拟结果验证,注入水沿高渗透率突进,致使渗透率较差的区域成为剩余油分布集中地带。该研究结果与油田试油结果对比吻合较好,对下一步油气勘探与后期注水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家湾油田经过18年开发,目前剩余地质储量分布不均匀,局部丰度较小,剩余潜力分布在厚油层内,以注采不完善型为主。通过油田开采动态分析、小层定量剩余油评价方法,研究王家湾油田宏观剩余油分布及小层定量剩余油分布,确定了小层剩余油分布类型。  相似文献   
10.
以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34层为例,研究不同储层构型要素组合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为深入研究构型要素控制剩余油分布规律奠定了基础.通过对7口取心井的观察和分析,利用密井网条件下丰富的测井资料,划分出7种构型要素.其中心滩、河道充填沉积为好的构型要素,其余的为差构型要素;空间上,将构型要素分为6种不同组合形态,即:好-好-好型;好-好-差型;好-差-好型;好-差-差型;差-好-差型;差-差-差型.研究认为,构型要素空间组合影响剩余油的分布和富集效果.剩余油主要富集于差构型要素内部、好构型要素与差构型要素交界处及好构型要素内部渗流性能较差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