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3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A number of different lahars have been recognized from a systematic survey of a mapping project. The high setting temporamre feature of the deposits indicate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ahar and the Millennium eruption event of Tianchi Volcano. The lahars caused a dramatic disaster. Recognize of the huge avalanche scars and deposits around Tianchi Volcano imply another highly destructive hazard. Three types of different texture of the avalanche deposits have been recognized. There was often magma mixing processes during the Millennium eruption of Tianchi Volcano, indicating a mixing and co-eruption regime of the eruption.  相似文献   
2.
南极究竟属于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清华  郝晓光 《地图》2003,(1):10-12
对地名、对测绘、对探险、对归属、对集邮、对科考……探寻有关南极的故事又是一种阅读的角度  相似文献   
3.
张继民 《地图》2003,(1):18-27
每次南极探险考察都有纪念封问世每一个邮封画面都有南极地图每个邮戳均让人想到不寻常每个邮封赠与都饱含着浓浓深情虽然时间随着岁月逝去,但南极考察队友间的情谊却通过集邮,紧紧连结传递着共同的诉说:为了祖国的南极事业,冰海中我们曾携手奋斗  相似文献   
4.
<正>在16、17世纪的欧洲大航海时代,一家具有国家职能、向东方进行殖民掠夺和垄断东方贸易的商业公司——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通过旗下的1 5 0多艘武装商船,经好望角往来于欧洲和亚洲之间,运回大批香料、琥珀、矿产,以及中国的茶叶、瓷器等。本故事中的"斯洛特·霍格"号就是荷兰东印度公司于1 7 2 3年在荷兰米德尔堡建造的一条木质大帆船。该船外形长48.8米,装载重量425吨,船员250人。服务于  相似文献   
5.
《海洋世界》2007,(9):4-4
据报道,在俄罗斯和加拿大对北极地区展开探险活动后,美国海岸警卫队破冰船“希利”号于8月17日驶往北极进行为期四周的绘图工作。“希利”号全长420英尺,可破除8英尺厚的冰层,服役时间为7年,是美国目前“最年轻”的一艘破冰船。据美国媒体报道,“希利”号这次航行的主要任务是绘制楚科奇冠北部海床的海底地图,以确定阿拉斯加北部大陆架延伸的范围,同时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登记边界信息做准备,并不是要宣示主权。[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刘峰 《海洋世界》2012,(5):45-50
"所有这一切的目标并非仅仅是破纪录以及做一些哗众取宠的下潜。我们同时还希望能够挑战的不仅是科学知识,还有工程技术的极限。"1954年8月16日,詹姆斯·卡梅隆出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相似文献   
7.
桂枝 《海洋世界》2004,(10):28-31
在这里。在满月的苍穹之下。我们在感觉上如此接近斯坦贝克和里克茨所描述的“一物即万物”的意境。浮游生物、波光粼粼的海面、这个曼妙的星球、一个无限扩展的宇宙。都被时间之链紧紧地结合了起来。  相似文献   
8.
《海洋世界》2005,(12):1-1
澳大利亚日前推出一款新型水下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可以下潜到海平面以下700米,并连续工作8小时以上,研究人员称之为“21世纪人类海洋探险秘密武器”。 这款新型水下机器人是高新技术的结晶,它结合了声呐技术和视频成像技术的优点。人们可以利用它传递回来的图像信息,来修建大堡礁模型。水下机器人能够到达人类以前所无法到达的海域,因而可以拍摄到  相似文献   
9.
一九九四年.中国科学院地理学家杨逸畴和他的同事、大气物理学家高登义、植物学家李渤生向世界宣布:控过他们的科学论证,位于西藏东南部的雅鲁藏市大峡谷是比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要长,比秘鲁的科尔卡大峡谷要深的世界第一大峡谷。这被誉为二十世纪末人类的重大地理发现。使地理教科书的有关段落需要改写。一九九八年,杨逸畴卫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率队进行了人类第一次徒步穿越世界第一大峡谷的科学考察。前不久,我去采访杨逸畴,六十三岁的他一生中八次进入环境险恶的大峡谷进行科学探险,还走过九十多公里的无人区.与野兽、吸血蚂蟥、泥石流、高山缺氧打过交道,几乎次次有生死之忧。  相似文献   
10.
天坑有几乎封闭的特殊的生态环境,是植物王国、动物天堂,也是探险家的乐园。然而,毕竟大多数人都不是户外运动的高手,更谈不上是探险家,使得一般游客观赏天坑有些难度。不少游客慕天坑之美名而来,往往因天坑群数量大、路途艰辛和只能从上面窥视等多种原因,很难感受更多的天坑之美,最终抱憾而归。要想以最少的体力和时间感受天坑壮观、壮美的风景,我们可以先去看几个有代表意义的天坑。除了前文提到的大石围天坑和白洞天坑,我想向大家再介绍两个天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