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0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275篇
测绘学   173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258篇
地质学   614篇
海洋学   146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6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A variety of measures of organic matter concentration and quality were made on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top few mm of intertidal mudflat sediment over the course of a year, in order to assess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biological and sedimentological influences on sedimentary organic matter. Winter and summer were times of relatively fine-grained sediment accumulation, caused by biological deposition or stabilization processes and resulting in higher organic matter concentrations. Stable carbon isotope and Br:C ratios indicated a planktonic source of bulk organic matter. Ratios of organic carbon to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the sediments were consistent with an organic monolayer coverage of sediment grains. Correction for changing grain size during the year showed no change in the organic concentration per unit surface area, in spite of organic matter inputs by in situ primary production, buildup of heterotroph biomass and mucus coatings, and biodeposition of organic-rich seston. There were also no indications of changes in bulk organic quality, measured as hydrolyzable carbohydrates and amino acids, in response to these biological processes. It is concluded that biological processes on a seasonal time scale affect the bulk organic matter of these sediments via a modulation of grain size rather than creation or decay of organic matter.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ArcGIS中的ArcMap、ArcCatalog和ArcToolbox的特点,简要讨论了它们在国家1︰50000 DLG更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静力触探中土层界面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根据成层土模型试验结果,对静力触探中土层面效应进行试验研究和机理分析,取得了成层土界面效应的规律性,为利用静力触探划分土层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阐述了微机图形系统中图面动态整饰的应用研究,其中包括对图面内容、图名、图例,以及内、外图廓的整饰。图形系统的图面动态整饰,主要是针对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对象、其整饰的内容以及现在多数微机图形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数学算法及模型,研究图面整饰的技巧和方法。图面内容的动态整饰是全文的重点,它主要包含:多要素地图的依比例分级动态显示、汉字注记的变体、注记的配置整饰和注记的沿线性要素动态分布显示等。因此,图形系统中微机制图整饰对其传统工艺进行革新,使人们从繁锁复杂的工艺劳动中解脱出来,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改进了图形系统的制图工艺。  相似文献   
5.
应力波与可滑移岩石界面间的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卢文波 《岩土力学》1996,17(3):70-75
研究了应力波与用节理刚度系数描述的线性滑移岩石界面间的相互作用,给出了其透、反射波幅的一般表达式。通过应力波垂直人射界面时的具体分析,反映出岩石界面的节理刚度对应力波传播的重要影响,并揭示了岩石界面对应力波的高频滤波作用。  相似文献   
6.
夏季红枫湖地区农田土壤-大气界面汞交换通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采用动力学通量箱法(Dynamic Flux Chamber)与高时间分辨率大气测汞仪联用技术对贵州红枫湖地区土壤-大气界面间汞交换通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红枫湖地区土壤-大气界面间汞交换通量变化范围为-8.6 ng~215.3 ng@m-2@h-1,平均27.4士40.1 ng/m2@h(n=255);且土壤与大气界面间的汞交换是双向的既有土壤汞的释放,又有大气汞的沉降,主要以土壤汞的释放为主(n释放=253,n沉降=2n).土壤汞的释放通量与土壤温度、气温、光照强度有强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0、0.83、0.74.  相似文献   
7.
The locations of mining-induced horizontal fractures along rock interfaces in the overburden of Donetsk Coal Basin were identified using an original experimental device. The device traps methane from horizontal fracture zone (100–fold coal seam thickness) over an active longwall mining excavation. Presence or absence of horizontal fractures along rock layer interfaces is correlated with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verburden, such as thickness,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overburden rock layers, location of rock layer interfaces and thickness of extracted coal seams. As a result, a combined criterion based on thes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is proposed to predict the presence of overburden horizontal fracturing in coal mine operations.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熔体聚合模型和正规溶液模型,建立了非平衡条件下,在二组分硅酸盐熔体固结过程中的非平衡非理想界面反应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对上式进行数值模拟表明,当W/RT<-2时,有三重态,并通过建立界面状态(组成)的质量守恒方程,合理地说明了硅酸盐固溶体矿物韵律结构形成的可能机理之一,寻找界面反应三重态是研究固溶体矿物韵律结构的一条相当普遍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分析预报等相关专业软件访问前兆数据库时存在的性能与安全问题,本文设计了地震前兆数据库系统共享接口软件。该软件可以隔离数据库与应用程序,对应用程序的数据使用情况进行审计与控制,切断非法、低效的数据访问请求;同时,使用连接池、数据缓存和数据压缩等技术提高前兆数据的访问速度。软件无需安装Oracle客户端,易于使用,屏蔽了数据库表结构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DSJ-2型电动四联等应变直剪仪分别进行了不同粒径砂和粘土(方案1)、不同含水量砂和粘土(方案2)的直剪试验,揭示了其接触面的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法向应力(σn)、砂粒径大小、砂含水量对接触面的力学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方案1和方案2接触面的抗剪强度和达到剪切应力峰值时的剪切位移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增大,当σn为100 kPa时,粘土和不同粒径砂的接触面剪切应力和水平剪切位移(τ-δ)关系曲线呈现应变软化现象;方案1接触面抗剪强度随砂粒径的减小而降低,方案2在σn为100 kPa时,接触面抗剪强度随砂含水量增加而降低,σn>100 kPa时,接触面抗剪强度随砂含水量增加先降低后变大;方案2在低法向应力下,接触面抗剪强度对应的含水量敏感区间为[10%,15%],且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