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279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49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74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is paper treats the problem of how to transform from global datum, for example, from the Interna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System (ITRS), to a local datum, for example, regional or national, for the practical case of the Lambert projection of the sphere or the ellipsoid-of-revolution to the cone. We design the two projection constants n(ϕ1, ϕ2) and m(ϕ1) for the Universal Lambert Conic projection of the ellipsoid-of-revolution. The task to transform from a global datum with respect to the ellipsoid-of-revolution EA,B2 to local datum with respect to the alternative ellipsoid-of-revolution Ea,b2, without local ellipsoidal height, is solved by an extended numerical example. Ideas in this paper could be of interest to those working with maps and coordinates transformation from global geodetic datum to local geodetic datum and vice versa, under the Universal Lambert Conic projection, and applicable to precise positioning and navigation, boundary demarcation and determination in the marin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2.
大地测量Web服务框架及其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定位技术的大众化和数据应用的广泛化正让传统大地测量模式悄然改变。本文从分析大地测量信息系统计算模式的发展过程入手,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大地测量信息服务的总体框架,重点分析了以定位服务、控制点服务和数据服务为核心的服务内容,并对构建服务所要应用的XML、数据标准和元数据三个关键技术进行阐述,最后还对基于框架的大地测量过程进行了研究,实现了基于Web服务技术的大地测量生产和服务,为实现大范围跨系统的大地测量信息集成应用提供就新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3.
无线通信是大地测量内外业一体化生产中的瓶颈问题。首先介绍了大地测量信息传输系统的基本功能,给出了通信管理功能的基本结构,然后重点讨论了通信管理中的一些关键技术:用户终端与计算机控制程序之间的信息组织、利用CRC校验和多重确认进行误码控制、建立传输队列来防止信号失锁造成的信息拥塞。最后通过试验分析,验证了利用卫星短消息通信进行大地测量信息传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BP神经网络在局部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程拟合中的模型误差问题,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进行拟合,可以减小模型误差,提高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化精度。在焦作市局部似大地水准面精化算例中,BP神经网络高程拟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充分研究现有几何方法确定局域似大地水准面的基础上,根据独立网内点间高程异常差的不变性和独立网间大地高起算基准面与WGS84椭球面的平行性,提出通过两步处理,获得大区域连续似大地水准面的思想和方法,即首先统一相邻两个独立GPS网大地高起算基准面,然后再利用几何方法确定大区域似大地水准面.该方法在长江口北岸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并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中,城镇与农村地区的土地面积在计算方法上有所不同:农村地区的土地面积是以椭球面为基准的面积,即球面面积;城镇地区的土地面积是以平面为基准的面积,即平面面积。二者之间存在差异并按一定规律变化,当调查区处于投影带边缘附近时,同一图斑的球面面积与平面面积之间的差异达到最大。由于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而导致面积数量的差异,在进行农村与城镇有关土地数据整合时会出现矛盾。为了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保证土地面积的一致性,应当采取相应措施消除二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证了58T市独立坐标系与87T市独立坐标系的区别,使用T市扩建二等GPS网的平差成果,给出了87T市独立坐标系精确变换到1954北京坐标系的方法与参数。  相似文献   
8.
杨友长 《安徽地质》2002,12(3):225-229
通过一项工程和不同参考椭球转换软件的实现过程,探讨了不同参考椭球GIS数据的转换问题.首先介绍了转换的数学模型和软件的实现过程.其次介绍了几种转换方法,并通过一个工程实例介绍了具体的操作步骤.最后对这个工程实例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9.
10.
建设我国现代大地测量基准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设现代大地测量基准方面的进展主要表现在IGS服务和ITRF的系列精化 ,ITRF2 0 0 0是ITRF中迄今最为精确、测站最为稠密的地面坐标参考框架 ;2 0 0 1年推出新的WGS84,其成果标以WGS84(G1 1 5 0 )。考虑和顾及现代大地测量的特点 ,结合中国实际 ,我国现代大地测量基准应着重考虑四个方面的基本要素 :高精度、涵盖全部陆海国土、三维、动态。建设我国现代大地测量基准是为用户在我国任何地点、任何时间提供及时、可靠、适用的地理空间基础框架 ,其任务应包括建立我国现代化的平面基准、高程基准和重力基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