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80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he Potential of Maps APIs for Internet GIS Application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ince the launching of Maps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s (APIs) in 2005, many web developers, including geographers and non‐geographers, applauded the freely adaptable tools and used them to spawn numerous Internet applications. The success of the Maps APIs is largely attributable to its no‐cost policy, the availability of global data coverage, dynamic navigation, query capability, and ease of implementation. Despite its versatility in dynamic exploration of geographic data online, the existing Maps APIs lack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functionalities compared to other Internet Mapping Services.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review the potential of the Maps APIs for Internet GIS applications. This research employed the Google Maps API and developed a web prototype that disseminates spatial information of urban sprawl in Mundy Township, Michigan.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both vector and raster data could be effectively represented by using the Maps API. Moreover, the Geographic Markup Language (GML) approach illustrated great potential for developing Internet GIS solutions around open specifications. This research suggested several potential solutions to expand the spectrum of GIS operations of the Maps APIs by incorporating the XML‐related technology and extending the JavaScript library.  相似文献   
2.
基于Google Map API的电信基站信息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基于Google Map API开发电信基站信息管理系统的方法。该方法利用Google Map提供的应用程序开发接口,以B/S方式灵活地实现了电信基站位置漫游,基站信息的维护和表现等功能。  相似文献   
3.
DAS24-3B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制的宽频带地震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控制模块是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控制模块的工作原理,介绍了DAS24-3B系统的基本组成和采集器工作过程,并给出该系统如何与笔记本端应用程序界面通讯和联络的操作建议,使该系统能够在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该文针对CAPPS在太原市运行的误差问题,在分析其主要原因的基础上,变换地形背景场,依据不同季节、不同天气形势,在模式中增加对综合误差系数和扬尘系数的调节功能,进行多种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误差分析基础上确定的模拟试验方案,使主要污染物SO2、NOX和PM10的预报值与监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提高到0.96、0.91和0.89,最终使CAPPS成为预报准确率稳定在90%以上的业务化数值模式系统。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2001—2012年上海市PM_(10)浓度(由API(Air Pollution Index)转化得到)的变化规律,构建了上海市PM_(10)浓度的遥感反演模型。结果表明:1)上海市PM_(10)浓度存在季节性变化,应分别建立遥感反演模型。2)分析MODIS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产品与PM_(10)浓度之间的相关性发现,AOD须经过垂直和湿度订正才可与PM_(10)建立较好的关系。3)结合垂直和湿度订正分别建立的上海市PM_(10)浓度春夏秋冬四季的遥感反演模型均通过了拟合度检验,其中春季模型采用指数函数、夏季和秋季模型采用二次多项式函数、冬季采用幂函数、全年采用二次多项式函数,利用此四季模型反演上海市PM_(10)浓度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工程实践中不同坐标系下DWG数据相互变换的实际需要,通过对DWG数据存储组织结构以及AutoCAD.NET API的深入研究,采用平面四参数转换方法,基于Visual Studio 2010和AutoCAD 2008开发平台,成功开发了DWG数据坐标变换程序。以沈阳市1∶500比例尺、1954北京坐标系的DWG数据为例,实现了不同坐标系下DWG数据的互相变换,并对变换后的数据进行了要素检查和精度分析。结果证明,采用基于AutoCAD.NET API二次开发的技术能够很好地满足DWG数据在不同坐标系下互相变换的应用需求,大大地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在野外利用智能终端设备采集数据可以保证获取资料的便利性与准确性。针对林业数据的数量庞大、科目多样、分布区域广泛等特点,本系统基于现有的Android平台结合百度地图API及定位SDK组件调用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地图接入、位置定位、路线搜索等服务,通过相关命令调用终端拍照等应用在数据库中实现数据采集、属性记录及导出功能,系统主要包括登录模块、采集模块、数据管理模块等。本文设计的Android终端GIS采集数据系统可以满足外业人员对林业数据的核查、修改与采集需求,为野外核查工作提供了新的模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Models for petroleum generation used by the industry are often limited by (a) sub-optimal laboratory pyrolysis methods for studying hydrocarbon generation, (b) over-simple models of petroleum generation, (c) inappropriate mathematical methods to derive kinetic parameters by fitting laboratory data, (d) primitive models of primary migration/expulsion and its coupling with petroleum generation, and (e) insufficient use of subsurface data to constrain the models. Problems (a), (b) and (c) lead to forced compensation effects between the activation energies and frequency factors of reaction kinetics that are wholly artificial, and which yield poor extrapolations to geological conditions. Simple switch or adsorption models of expulsion are insufficient to describe the residence time of species in source rocks. Yet, the residence time controls the thermal stresses to which the species are subjected for cracking to lighter species.  相似文献   
9.
NASA World Wind JavaSDK数字地球客户端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ASA World Wind是美国航空航天管理局(NASA)推出的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地理软件,一个3D的可视化虚拟地球仪,也是最流行的数字地球平台,因为数据和使用都完全免费,所以值得对其应用进行研究。WorldWind JavaSDK是NASA提供的一个开源的开发软件包,本文对World Wind Java SDK的包和类、如何创建WorldWind JAVA应用、架构、API以及功能结构等做了详细的说明。在此基础上,介绍并展示以Applet和Java WebStart两种部署方式,完全利用World Wind的数据,开发自己的GIS平台,实现对其数据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移动气象服务需求快速增长,而气象信息的辅助决策功能在现代气象服务体系中的作用越发凸显,如何快速建立一个性能可靠、易于扩展、自主可控的移动气象服务系统成为当前各级气象部门重点关注内容之一。本文介绍了基于Hybrid模式构建精细化移动气象服务系统的总体设计,并通过Hybrid、插件化开发、MVC框架、HTML5融合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气象信息在移动端的展示交互,体现了Hybrid开发模式在功能复用性高、迭代升级方便等方面的技术优势。经过近5年的持续迭代升级,目前系统产品已经广泛应用在山东省各级气象部门、政府决策部门以及重点服务行业中,在气象服务社会防灾减灾过程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