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辽宁海域小孤山遗址发现了距今4~3万年人类最早的渔镖、矛头、骨针,如图1所示;山西朔县崎峪遗址发现了距今2.9万年、人类最早的石簇和复合工具:斧形石刀、锯齿状刮削器,如图2所示.使用弓箭、渔镖、矛来渔猎,成为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早1期的标准之一.那么进入新石器时代早2期,人类在渔猎方面又会有什么创新呢?遗憾的是考古学家们经长期控索竟无所进展.  相似文献   
2.
张维锋  张军 《气象科学》2002,22(3):294-303
本文在气象要素区域概率分布模型-锯齿波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了该模型产生的区域气象要素概率分布曲线,并使用得到的拟合函数,模拟了实际气象要素场阈值的概率分布,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模拟结果表明:模拟值和实际统计值吻合较好,从而可以通过使用拟合函数,由某要素单站概率较方便,准确地得出该要素在区域范围的概率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3.
4.
相山地区如意亭深钻CUSD4孔钻探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山地区如意亭深钻CUSD4孔是中核集团龙灿工程下属子课题《相山基础地质研究》项目的第三个钻孔,设计孔深1600m。该钻孔于2016年8月12日开钻,至2016年12月6日,达到地质目的层位,终孔深度1435. 58m,平均台月效率406. 27m/台月。采用液动冲击器+P口径绳索取心钻具+锯齿型金刚石钻头组合钻进方法,在施工中取得良好使用效果,与同地区普通绳索取心钻进相比,钻进时效提高30%以上,钻头使用寿命提高20%以上。全孔岩心采取率98. 10%,破碎带岩心采取率达到99%。本文主要介绍了如意亭深钻CUSD4孔的施工工艺,可为类似地层钻孔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6.
用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锯齿溪蟹心肌细胞属横纹肌。粗丝和细丝排列成明带和暗带相间的横纹,每一条粗丝周围有6条细丝组成一个规则的6边形图案,但粗丝是中空的,细丝则是实心结构,且肌原纤维在心肌细胞体积中所占比例较少,线粒体的嵴较短,线粒体排列疏松,心肌细胞之间没有形成脊柱动物那样的闰盘结构,因此,这些结构就造成了锯齿溪蟹的心肌功能比较低等。  相似文献   
7.
基于改进广义Hough变换的高效测井图像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中,广义Hough变换可以检测任意形状的曲线,而且较Hough变换运算量小,存储空间要求小。但是对于测井曲线这种大图像用广义Hough变换寻找倾斜角在速度上仍显迟钝。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广义Hough变换,只选边界线段的端点作为参考点,可以较快地检测出倾斜角,速度比广义Hough提高了10倍以上。在图像校正方面,又提出了一种新的改进逆旋转算法,能有效地解决孔洞和锯齿现象。与已有的算法比较,新算法更快、更精确、消耗的内存更小。运算时间只有传统算法的一半左右。  相似文献   
8.
锯齿溪蟹(POTAMON DENTICULATUS)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锯齿溪蟹心肌细胞属横纹肌。粗丝和细丝排列成明带和暗带相间的横纹,每一条粗丝周围有6条细丝组成一个规则的6边形图案,但粗丝是中空的,细丝则是实心结构,且肌原纤维在心肌细胞体积中所占比例较少,线粒体的嵴较短,线粒体排列疏松。心肌细胞之间没有形成象脊椎动物那样的闰盘结构,因此,这些好构就造成了锯齿溪蟹的心脏功能比较低等。  相似文献   
9.
我们通过资料分析和模拟试验,研究了水位动态锯齿波的成因和排除办法,初步研究了井孔特征,井房气流效应与锯齿波的关系以及锯齿波在地下水观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当前无人机低空航空摄影测量生成的数字正射影像DOM中,房屋边缘大量存在锯齿失真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对影像建筑物的判读和提取,降低了无人机航测数字正射影像的使用效益。提出一种利用数字表面模型DSM点云数据,提取其房屋边缘,并进行规则化处理,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数字微分纠正,生成正射影像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有效防止数字正射影像中房屋边缘存在的锯齿失真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