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安徽省提出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界定了农村土地整治与美好乡村建设耦合联动的内涵、实质和系统,探讨了安徽省池州市农村土地整治与美好乡村建设耦合联动内容,探索了农村土地整治与美好乡村建设耦合联动保障机制。研究表明,农村土地整治是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有力抓手,而建设美好乡村则是实施农村土地整治的重要目标,且二者通过农地整治系统、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系统和农村土地生态环境整治系统耦合联动。二者耦合联动的内容包括:推进农地整治工程,建设生产发展的美好乡村;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工程,建设生活宜居的美好乡村;推进农村土地生态环境整治工程,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乡村。要实现农村土地整治与美好乡村建设耦合联动需要通过构建以下机制:规划协调保障机制、创新融资保障机制、农民权益保障机制、技术支撑保障机制和制度创新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作为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九华山自然景观绮丽多姿,历史文化璀璨深厚,文物古迹星罗棋布。  相似文献   
3.
九华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地质历史上,历经多次地质构造运动,形成了山地错落、险峰插云、怪石嵯峨、幽谷深邃的地貌景观。九华山国家地质公园有山峰99座,其中有名峰70余座,千米以上有30余座。整个九华山主体由花岗岩石构成,盆地峡谷众多,地质环境优越,不仅群峰竞秀,植被繁茂,瀑飞泉涌  相似文献   
4.
根据山西省气象局党组的安排,我于2004年10月20日至12月20日赴安徽省池州市气象局挂职学习。按照安徽省气象局人事教育处文件任命,挂职期间任池州市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通过2个月的调研学习,池州市气象局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是:领导班子团结和谐,扎实苦干;思想解放,不甘落后;职工凝心聚力,团队意识强;对外依法管理,对内科学管理;无论是气象业务,还是科技服务,省局起到了龙头的带动作用,池州市局紧紧抓住机遇,在现代化建设上和科技服务发展上,紧跟龙头上下联动,使池州气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针对安徽省池州市建设用地快速扩展的现状, 运用空间分析模型、STIRPAT模型, 采用文献分析、对比分析、偏最小二乘回归数理分析方法, 对建设用地扩展特征进行了动态分析, 并对其驱动因子进行了定量测度。结果表明:①2000-2010 年, 池州市建设用地年平均扩展速率为3.36%;2000-2005 年为1.70%;2006-2010 年为4.62%。②人口、人均GDP、第二产业贡献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人均绿地面积、城镇化水平、非农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对建设用地扩展的边际弹性系数分别为0.1835、0.0779、0.1320、0.5821、0.3419、0.1939、0.0415。制定土地利用规划, 强化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严控房地产和工业经济建设用地, 明晰发展思路, 优化经济结构, 适度控制景观用地及城镇化水平, 强化政府土地监管是减缓池州市建设用地扩展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研究城市扩张的趋势和强度,对城市建筑区规划及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资源利用率具有重大意义。利用监督分类技术方法对城乡建筑区域进行分类,提取出池州市5个时期的建筑区域,并加以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990-2015年,池州市建筑面积持续增加,城市扩张中心出现向东北部转移的趋势,建筑区域面积逐渐增加,但每年建筑面积增加速率却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这表明了自然环境对城市扩张的影响。通过结合自然环境、人口、国内生产总值、政策等相关统计资料,经过分析后得到城市扩张与经济和人口有密切的相关关系,但是城市扩张趋势也受制于自然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为城市规划及因地制宜的经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胡文海 《地理研究》2011,30(10):1930-1930
2011年"中国地理资源期刊网运营模式研讨会"于9月30日在安徽省池州市顺利召开。会议由池州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系主任胡文海教授主持开幕式,池州学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张友伯同志受院长何根海教授的委托,代表学院对"中国地理资源期刊网运营模式研讨会"的成功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  相似文献   
8.
城市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密不可分,两者处于动态发展之中,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以池州市为例,构建了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借鉴协调发展度模型,对池州市2001-2011年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进行定量测度,结果表明:池州市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指数均呈上升趋势,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度由0.1166升至0.8043,目前属于中度协调发展型.未来随着城市旅游经济的加速发展,生态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池州市要尽快采取相应措施促进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向着良好协调发展型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伟  李吉龙  谭明 《中国岩溶》2012,(2):130-130
蓬莱仙洞(30°14′N,117°32′E,洞口海拔170m)位于安徽池州市石台县贡溪乡杜村,发育于奥陶系石灰岩,全长3 000余米,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分天洞、中洞、地洞、地下河4层结构。洞穴上覆土壤为山地棕壤,土壤厚度分布不均,0~50cm不等;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多为岩生性乔  相似文献   
10.
余菲菲  胡文海  荣慧芳 《地理科学》2015,35(9):1116-1122
池州市为例,构建了城市旅游经济系统与交通系统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2~2012年池州市旅游经济系统和交通系统耦合协调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2002年以来池州市旅游经济系统和交通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值由0上升到0.678,目前处于初级协调发展阶段。要促进两者向优良协调发展,需要更好地发挥交通对旅游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步提升池州市航空和铁路交通发展水平,并加快旅游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