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89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210篇
地球物理   66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带洋面上最小OLR轴与最大SST轴关系的气候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尚城  郭炜 《海洋学报》1992,14(1):124-128
热带洋面上的SST(海表面温度)是影响大气环流变化及气候异常的重要参数.众所周知的埃尔尼诺事件即是首先从南美海岸的SST异常增温发现的.自有卫星观测以来,OLR(射出长波辐射)亦已成为反映热带洋面上的大气凝结热源、降水量及对流活动等重要现象的参数,而得到了戛来越多的气象学家的重视和广泛的应用[1].事实上,在热带洋面上OLR所反映的云是海气相互作用的产物.海洋对大气的相互作用首先是通过SST的变化来影响大气的.海洋上的大气受热对流产生的云(反映为低OLR)反过来又会阻挡太阳辐射而影响SST.  相似文献   
2.
Using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Enviromental Prediction/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NCEP/NCAR) reanalysis data and NOAA satellite-obser ved 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 (OLR) data,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summer monsoon and intraseasonal (30-60 d) oscillation (ISO) have been exam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exists obvious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intraseasonal oscillaiton. Using the 16 a time series of filtered OLR averaged over the SCS, an index is defined to define ““onset events““ over the SCS on the ISO time scales. Of the 16 a examined here, 10 shows a strong ISO signal in the onset of monsoon convection over the SCS. In these cases, the ISO initially suppresses the seasonal development of southwesterly and cyclonic circulation over the SCS before the ISO onset. As the ISO propagates northeastward, the low frequency cyclonic circulation anomaly occurs in the SCS and the low frequency southwesterly wind and convection over here dramatically intensify. The northeast progression of the ISO anomaleis plays a role in the initial suppression and then acceleration of the seasonal cycle of the SCS summer monsoon.  相似文献   
3.
利用合成分析和差异显著性等诊断方法,研究前冬、春季对应各月OLR场与中国汛期雨带类型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三类雨带对应前期OLR场正、负中心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非洲大陆、以及太平洋地区和北美洲南部地区;4月(前春)海温波动逐渐增强,对流活动加剧,这时赤道中东太平洋偏南地区OLR场的分布特征对后期雨带类型的分布产生较大的指示作用.具体表现为前期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对流活动强,对应夏季Ⅲ类雨型,对流活动弱对应Ⅱ类雨型,正常情况下对应Ⅰ类雨型.历史回报试验效果表明,特定区域OLR场异常可以作为预测中国汛期主要雨带位置的强信号因子.  相似文献   
4.
昆仑山地震前长波辐射异常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应用NOAA、AVHRR资料反演的地气长波辐射值OLR对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进行了追踪研究。结果表明:2001年10月起OLR出现明显的异常带,随时间的变化,异常区域不断向未来的震源聚拢,并且在未来地震震中区持续存在小的OLR高值闭合区,10月开始OLR出现突出的反常升势。  相似文献   
5.
德令哈6.6级地震前卫星红外长波辐射OLR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松涛  孙洪斌 《高原地震》2003,15(3):42-44,51
应用NOAA卫星资料反演的地震长波辐射值OLR对2003年4月17日发生在青海省德令哈西的6.6级地震进行了追踪研究。结果显示:2003年1月起OLR距平值出现明显的高值异常区域。  相似文献   
6.
西太平洋副高脊线北抬至25°N的OLR特征及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许金镜  杨林  温珍治  王毅仁 《气象》2003,29(9):42-46
取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北抬至 2 5°N日期和射出长波辐射 (OLR)月平均资料为素材 ,确定副高脊线北抬至 2 5°N指数和异常年例 ,揭示异常年例的OLR特征 ,进行诊断判据分析 ;主要结果有 :(1 ) 6月东亚中低纬地区的OLR距平场由中纬向低纬若呈偏低 (高 )、偏高 (低 )、偏低 (高 )分布时 ,副高脊线北抬至 2 5°N易于偏早 (迟 ) ;(2 )在分析诊断判据时 ,上一年 1 1月侧重南半球澳大利亚地区OLR所显示的信息 ;而当年三月侧重西太平洋辐合区OLR所显示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江灏  王可丽 《高原气象》1997,16(3):250-257
针对辐射传输模式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应用问题,使用Liou-Ou一维辐射传输模式及1982年8月 ̄1983年7月青藏高原热源观测实验期间青藏高原地面、高空与卫星观测资料,在高原辐射传输模式中区分了下垫面温度与地表空气温度的作用,并利用卫星观测资料对模式改进后的实际效果进行了验证;分析了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硬度,得到了下垫面温度的简单参数化方法。  相似文献   
8.
数值模式中长波辐射参数化方案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锁铨  翁笃鸣 《气象科学》1997,17(2):115-124
应用一个简化的长波辐射参数方案,与郭晓岚-钱永甫模式原有长波辐射参数化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它们对100hPa,300hPa,500hPa,700hPa及地面的高度场、温度场、流场及气压场模拟结果的影响,发现不仅两者结果相当一致,而且与实测结果也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9.
东昆仑山区OLR场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卫星观测的射出长波辐射资料进行东昆仑山的气候分析,揭示出这片无常规气象观测地区的某些气住特征和变化规律,初步了解到东昆仑山内部的东西差异和其外围的南北区别。通过对辐射因子之一的分析,为该区的其它气象要素推算及分析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地球长波辐射与特大森林火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广猛 《地学前缘》2004,11(2):424-424
过去人们把森林火灾原因归结于雷击、气温高或人为因素。1994年东北林业大学的王述洋等人将天、地、生的相互作用原理和规律引入森林火灾研究,初步阐述了森林火灾年季变化与太阳黑子、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北太平洋海温、地震活动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中发现森林火灾重灾时段多与地球自转运动速度急剧变化、强地震高发期相伴。既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