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7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900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26篇
海洋学   80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104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57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GNSS系统及其技术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阐述了国际上卫星导航系统的总体发展,对美、俄、欧、中的四大全球系统,以及相关的区域系统和增强系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研究分析了GNSS系统及其技术的发展趋势,同时分析了我国Compass全球系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我国未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全球定位系统》2008,33(5):69-69
据新华社记者熊润频报道,在28日举行的2008中国(合肥)北斗卫星导航科技与产业发展论坛上,国家卫星导航工程中心副主任冉承其透露,2009年前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将再发射12颗卫星上天,力争2010年为我国及周边地区提供基本服务。  相似文献   
3.
《中国测绘》2008,(3):36-39
中国自主研制的“北斗一号”系统在通信中断的情况下发挥重要作用,救灾部队携带的北斗系统陆续发回各种灾情和救援信息。  相似文献   
4.
突发事件发生后如何保障我国油气运输安全?8月11日正式启动的“中石油平战结合油气输送北斗卫星监控指挥推广工程”,将运用我国北斗导航系统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6.
落后地域经济瓶颈的诊断分析:以安康地区粉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区域系统运动理论和 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基础,运用图论中“度”的理论和方法,并以安康地区为例,对区域瓶颈因素诊断的理论和方法做了尝试性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的较客观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7.
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受本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的委托,我向大会作协会本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请代表们审议,请各位来宾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区域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动态服务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数据模型,并通过实际案例测试了其动态服务精度。结果表明,区域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动态服务精度指标完全达到了相关标准的要求,特别是BDS+GPS组合较之传统GPS增强系统有较大的提升,体现了多系统融合的优势,也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相关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继美国GPS和俄罗斯GLONASS之后第3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进行GNSS相位数据处理的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载波相位观测值突然出现整周数的跳变的现象称为周跳。周跳现象的发生将会严重影响后续的数据处理,因此,有必要在解算前完成周跳探测与修复工作。本文就北斗系统周跳探测与修复课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究,先后介绍了高次差法、多普勒法、伪距载波相位组合法、电离层残差法、三频数据组合探测法等一系列周跳探测与修复方法,可分别应用于不同频段接收机、不同观测环境、不同数据处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针对GEO卫星切向轨道分量与双差模糊度强相关的问题,对经典双差动力法进行了改进,提出联合使用载波相位和相位平滑伪距实现北斗系统精密定轨,并从理论上分析了以上处理策略的可行性及对模糊度固定的影响,然后结合北斗系统精密定轨特点,推导给出了利用QIF方法实现北斗卫星双差模糊度固定的基本原理,实测数据分析表明:联合载波相位和相位平滑伪距,既可降低相关性,又可兼顾精度,定轨效果优于经典双差动力法;利用QIF方法能够取得一定的模糊度固定效果,但受观测条件限制,北斗卫星双差模糊度固定成功率整体不高,双差模糊度固定之后对轨道的改进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