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6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104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4 毫秒
1.
Mercury (Hg) was investigated in bone tissues of skua ( Catharacta maccormick) and penguin (Pygoscelis adeliae) collected in the maritime Antarctic using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AFS) and synchrotron radiation X-ray fluorescence (SR-XRF) method. The total levels of mercury in bone tissues of penguin and skua are much lower than those in other organs (e. g. , kidney, liver). The toxic effects of mercury in bone tissues of seabirds in polar region are not known. We have used SR- XRF method to map the distribution of trace levels of mercury in bones. The levels of mercury are found to be enriched somewhere near the periosteal surface and/or endosteal surface. The distribution of mercury shows strongly correlation with that of some essential elements and probably poses negative effect on the bone metabolism inferring from the relationship of mercury with the other elements. These studies represent a first step toward understanding the toxic effects of mercury on bone of polar animals by suggesting the possible microscopic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2.
于成浩 《测绘学报》2008,37(4):0-520
准直测量是加速器建造和运行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用于解决精密、复杂的加速器元件按设计位置在大尺寸空间中精确就位的相关问题,以减少磁铁等关键设备的准直偏差对束流质量及寿命的影响,还用于运行后对元件位置的监测和必要的准直调整.同时,准直测量技术也会在建造期间决定设备安装效率及工期、在运行中影响停机维护时间.  相似文献   
3.
4.
超灵敏加速器质谱计测定^32Si样品制备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制备元素硅的一种化学方法,它可用于AMS装置的离子源。含硅的物质溶解在HF中,用LiAlH4把SiF4还原成SiH4,再将SiH4加热分解成元素硅,并且沉淀在石墨盘上,用AMS测定w32Si/wSi总比值,其灵敏度可达10^-13。  相似文献   
5.
李冰 《岩矿测试》2005,24(4):302-302
本书全面介绍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的仪器结构和基本原理,以四极杆ICP—MS为主,同时对近年来发展的其他类型的ICP—MS仪器进行了简要介绍。以地质应用为主,介绍了几种痕量超痕量元素分析方法及应用。全书共分12章:绪论,包括ICP—MS的起源、现状与发展趋势;ICP—OMS仪器结构和基本原理;ICP—MS分析性能与基本概念;扇形磁场等离子体质谱仪;飞行时间等离子体质谱;  相似文献   
6.
薛江凯  邓娅敏  杜尧  罗义鹏  程一涵 《地球科学》2021,46(11):4140-4149
长期摄入高碘地下水(碘浓度>100 μg/L)会造成人体甲状腺机能损伤.天然有机质被认为是影响高碘地下水形成的关键组分,为研究地下水中溶解性有机质(DOM)分子组成对碘富集的影响,选取长江中游沿岸浅层地下水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FT-ICR-MS)表征不同碘浓度地下水中DOM分子组成差异.研究发现碘易富集在还原环境的浅层地下水中,地下水中碘的浓度与溶解性有机碳(DOC)浓度无显著关系,DOM分子总数越多碘浓度越高;高碘地下水较低碘水DOM分子均一性、多样性更强,氧化程度和不饱和程度更高,含更多芳香性结构.长江中游沿岸高碘地下水的形成受DOM分子组成控制,主要与不饱和程度高尤其是含芳香性结构的大分子DOM有关,含芳香性结构的DOM分子与碘络合在高碘地下水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刘锐 《海洋地质前沿》2008,24(12):11-14
摘要:随着加速器质谱的出现,宇宙成因核素展示了其在地球科学应用中的生命力。介绍了宇宙成因核素10^Be、26^Al的生成、示踪原理及近年来在地学中的应用。宇宙成因核素是宇宙射线粒子(包括原生和次生粒子)与大气及岩石发生核反应所生成的新核素,其生成量可用已知物理过程定量描述。大气生成宇宙成因核素在考古、古环境及地球各圈层的相互作用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则在地貌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为一门新的实验技术。定量地描述地表的暴露历史和侵蚀速率,在解决许多地质问题中成为最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9.
本文介绍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安装直线加速器所进行的波带板激光准直测量,以及为对测量结果校核所进行的尼龙线准直测量和精密水准测量。并论述了各种准直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高能射线工业CT最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主要介绍了清华大学在高能射线工业CT研究及产业化方面的新进展,介绍了其中的多项成果:小体积、大功率的直线加速器,低噪声、高效率的阵列固体探测器,旋转极坐标反投影快速图像重建算法等.高能工业CT技术的研制成功及产业化,使我国高能工业CT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结束了我国无自主研制大型工业CT检测系统的历史,解决了我国大型工件无损检测难题,对提高我国高能无损检测技术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