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7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7篇
自然地理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
2007年的世界航天活动总地来讲是比较顺利的,虽然也遇到一些挫折,但所取得的成就更为显著,尤其是在人造地球卫星和空间探测器方面,发射了一些举世瞩目的新型航天器,促进了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马剑波  刘林  王歆 《天文学报》2001,42(4):436-443
在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中,地球非球形引力摄动是最重要的讨论了容易被忽视的田谐项摄动,尽管它对低轨卫星的影响,只相当于J2项的二阶量,又是短周期效应,但它却包含了大10多倍的地球自转项,必须给以重视.还导出包含全部阶次田谐项的摄动解,并分离出地球自转项,对轨道半长径a还增加了(J2×Jlm)联合摄动的地球自转项,既为理论分析提供依据又可用于分析法定轨和预报.  相似文献   
4.
天文动力学和天体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与Astrod工程有关的天体力学和天文动力学的基本结果和学科概况,内容包括二体问题,摄动理论,人造地球卫星运动,限制性三体问题等。  相似文献   
5.
净梵 《天文爱好者》2010,(11):24-27
等离子体天体物理学是研究宇宙间最广泛存在的物质状态规律的科学。太阳最外层大气日冕的温度约达到一二百万度,高温下的太阳物质呈现高温等离子体状态;地球电离层是处于温度相对较低的等离子体状态。人造地球卫星以及太阳系深空探测表明,行星际空间并非真空,而是存在着来自日冕的连续微粒辐射——太阳风,它是因日冕膨胀而形成的连续向外发出的、伸向遥远的太阳系空间的等离子体流。等离子体物理过程在许多日地物理现象中,诸如太阳耀斑、黑子、日冕物质抛射、日珥、太阳风等研究中起重要作用,探索日地空间物理过程的规律是认识与之有关的空间现象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张捍卫  郑勇  杜兰 《测绘学报》2003,32(2):125-129
理论研究表明,VLBI观测技术将为空间目标的监测提供一种先进的、有效的技术手段,能够对高空和深空目标进行全天时、全天候的高精度监测定位。以太阳系质心参考系和非旋转地球质心参考系的坐标转换关系为基础,推导了人造地球卫星地面VLBI观测的相对论时间延迟模型,给出了一个通用的解析表达式式(14),这一公式严格解析又无误差,建议采用本公式。同时详细地讨论了公式的适用范围和各种舍掉项的量级估计,并详细给出了时间延迟理论模型的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名》2009,(11):39-39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在酒泉卫星中心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震惊世界。中国科学院应苏联天文委员会之邀,组织南京、北京、上海、昆明等地对这颗人造卫星进行观测。10月13日,在中国科学院召开的座谈会上,钱学森、赵九章等著名科学家建议我国开展人造卫星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通过STK软件包对"天链一号"(TL1)卫星及4颗中地球轨道(MEO)卫星的轨道进行了仿真模拟,进而对TL1卫星对MEO卫星的覆盖情况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TL1卫星对4颗MEO卫星没法实现全天区覆盖。盲区出现在南、北美洲以西的东太平洋上空,经度范围-81°~-125°,纬度范围-22~22°.在制定相关的中继方案时,需要避免,当MEO飞经上述区域时,开展TL1卫星对MEO卫星的数据传输或信息交换。  相似文献   
9.
吴兵 《天文爱好者》2009,(11):82-85
科技卫星的发展 人造地球卫星按用途分可以分为科学卫星、试验卫星和应用卫星,其中前两种卫星对科学研究和卫星研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国“实践”系列卫星肩负着这两种使命。  相似文献   
10.
2001年2—3月,位于阿留申群岛中部的克利夫兰火山强烈地喷发了。阿拉斯加州立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费尔班克斯)和阿拉斯加火山观测所(科迪亚克)的工作人员观察了这个事件。一组阿拉斯加的工作人员和大学生,在地球物理研究所K Dean的领导下,对比了所获得的资料以及航班客机和属于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研究机构的人造地球卫星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