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7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103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省海岛沿岸水域微生物生态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报道了浙江海岛沿岸水域中异养细菌、氨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分布及异养细菌的种群组成。结果表明:本调查海区异养细菌的数量较多,其数量分布范围在2.04×104~8.36×106个/dm3之间;氨化细菌数量分布范围在3.0×103~1.1×106个/dm3之间;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分布范围在3.0×102~1.1-106个/dm3之间。细菌的数量与环境中营养盐的浓度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在不同的海区异养细菌的种群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浙北海区,革兰氏阴性菌所占比例为41.6%,在浙中海区为46.9%,在浙南海区为64.9%。  相似文献   
2.
上海潮滩沉积物重金属的动力学累积特征   总被引:65,自引:3,他引:65  
1993年7-8月,在上海长江口南岸和杭州湾北岸淤泥质潮滩不同地貌部位,采集表层沉积物和柱状沉积物样品,采用筛析法,离心法、火焰原子吸收法,^210Pb法等分别对沉积物粒度、重金属总量,不同粒级重金属含量以及沉积速率等进行了和测定。结果表明,潮滩沉积物重金属的空间分布格局并不受沿岸排污的直接影响,而与沉积动力作用密切相关。在水动力条件较弱的淤涨岸段和高潮滩部位,伴随着细颗粒起泥沙的大量堆积,Cu,  相似文献   
3.
Magnetic properties were measured on 370 vibrocores obtained from the outer continental shelf of the East China Sea, with the aim of reconstructing environmental changes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 High SIRM/χ values (>25 kA m−1) found in stiff muds of late Pleistocene age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magnetic iron sulfides, especially greigite. Framboidal aggregates of greigite were further identifi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attached energy dispersive X-ray (EDAX) analyses, as well as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XRD) analyses of the magnetic separates. The occurrence of magnetic iron sulfides indicates the complex oxidation–reduction of the stiff muds, resulting from exposure and inundation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LGM) and the post-glacial transgression,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4.
大青山地区寒武纪-奥陶纪地层分布零星,是由中生代逆冲推覆构造就位于此的一系列近东西向延展的构造岩片组成。下寒武统色麻沟组直接覆盖在太古界变质岩之上,缺失中元古界什那干群,寒武系与奥陶系之间呈假整合接触,标志着区内寒武纪与奥陶纪之间发生过一次抬升构造运动,其形成机制与古亚洲洋内的稳定陆快向华北板块拼贴事件有关,是早奥陶世末期华北板块整体抬升的序幕。这个层序界面的认识,对于恢复华北板块北部边缘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大青山印支运动厘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根据中下侏罗统五当沟组与下伏地层之间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结合同位素年代与岩浆活动特征和各种构造要素之间叠加改造关系,证实了大青山地区存在强烈印支运动。构造样式和构造要素组合特点表明大青山印支运动是一次强烈逆冲推覆、褶皱造山运动,形成了东西向展布的大型逆冲推覆构造和褶皱构造,构成了大青山地区中生代造山带主体构造格架。在地壳构造变形过程中伴随有强烈岩浆活动,形成了一系列的岩株和岩墙。大青山地区印支构造运动的确定对研究阴山—燕山板内造山带形成演化历史和地球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塔中地区主要受塔中Ⅰ号、Ⅱ号及Ⅲ号三条大断层控制 ,形成巨型复式背斜 ,隆起高部位地层遭受了强烈的风化剥蚀。背斜之上 ,断裂和局部构造发育。可划分出两个主要成藏期 :第Ⅰ成藏期为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成熟生烃运移期 ,生排烃高峰为志留纪 ;第Ⅱ成藏期为中—上奥陶统烃源岩在燕山期—喜马拉雅期成熟生烃运聚。第Ⅰ成藏期形成的油藏有两个特征 :在塔中Ⅰ号断裂带、北部斜坡带油气注入奥陶系及志留系圈闭中 ,形成原生油气藏 ;构造高部位 (如中央断垒带 )的油气藏在后期构造运动中遭受破坏。第Ⅱ成藏期形成的油藏可分为两类 :对早期油藏的再次充注 ;聚集形成新油藏。塔中地区的油气运移通道主要有断裂和不整合面 ,油气的分布也主要受断裂和不整合面所控制。塔中Ⅰ号构造带和北部斜坡带是较为有利的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察右后旗红格尔图花岗岩岩体位于索伦缝合带以南,主要为正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富硅(70.44%~78.80%),富碱(7.46%~10.74%),贫镁、铁、钛等,A/CNK值在0.95~1.41之间,碱铝指数AKI值在0.68~0.97之间,碱度率AR值在3.30~6.68之间,为弱过铝质-过铝质类碱性系列花岗岩;稀土元素总量变化范围大,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Eu呈负异常(δEu=0.03~0.89);富集高场强元素Th、U、Hf、Ta、Y等,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Sr、Ba、Eu等;高场强元素和值((Zr+Nb+Ce+Y)350×10~(-6))明显偏低,该岩体属于高分异I型花岗岩,形成于后造山(后碰撞)伸展构造环境。LA-ICP-MS锆石同位素测年,获得锆石~(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267.2±1.4Ma、269.2±1.6Ma和272.1±1.2Ma,表明该岩体形成于中二叠世,因此研究区内两大板块碰撞缝合的时间应该至少早于该岩体的形成时代,即应该至少早于267.2~272.1Ma。  相似文献   
8.
枣庄市薛城区煤炭资源丰富,辖区内含煤面积达180km2,2000年以前4个乡镇曾有矿井70多对,目前正在生产的矿井还有16对,由于废弃矿井多,部分闭坑矿井措施不彻底、不到位,特别是陶枣矿区露头煤距地表埋藏较浅,给违法分子非法盗采留下可乘之机。非法盗采煤炭资源行为既扰乱了正常的矿业秩序,造成资源极大浪费,严重危及周边合法煤矿的安全生产,同时又对社会安全稳定带来了隐患,严厉打击非法盗采煤炭资源行为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试说中国陆内构造变形和其地球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重远  靳久强 《地质学报》2007,81(11):1498-1506
中国陆内构造变形主要始于晚二叠世中国北方进入后海西地台发展时期。印支期末以至喜马拉雅期,随着特提斯洋的关闭,大陆范围也随即向中国南方和青藏地区增生和扩展。中国的陆内构造变形从后海西地台形成的准平原化阶段即已开始。但规模巨大的变形则发生于燕山构造旋回中期和喜马拉雅旋回。陆内构造变形的规模可分两个等级:一是覆盖整个中国大陆的,另一是局部的。前者两次改变了中国构造-地貌的整体面貌;后者则表现为造山、造盆和微陆块纵向或横向的逃逸,以及由此引起的造山或造盆。根据中国陆内构造变形特征及其与区域构造背景演化的关系分析认为,中国陆内构造变形主要是由周边洲级规模板块运动引起的,同时,随着地壳上部构造变形引发的地壳或岩石圈均衡调整,则使地下深处产生相应的构造响应。  相似文献   
10.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冰川与空冰斗辐射气候的计算结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重瑗 《冰川冻土》1989,11(4):336-349
提要 在朝向、坡度和山体遮蔽度影响下,与水平面相比朝北冰川和朝南空冰斗在太阳偏角为15°,0°和-10°时的平均太阳辐射能量损失分别是40.6%和21.0%。1号冰川东支夏季消融期内自然冰雪面辐射场内辐射平衡各分量平均日总量值受地形因素和反射性能的控制而显示出由西北侧向东南侧逐渐降低的带状分布规律。晴朗少云天气下的总辐射和有效辐射的垂直梯度分别是14.52Wm~(-2)/100m和2.77Wm~(-2)/100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