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2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文献分析法、田野调查等方法分析侨乡村聚落形态和影响因子,探讨聚落形态的形成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客家乡村聚落表现出显著的布局形态、空间形态、建筑形态、组织形态上特征。(2)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文化、经济、宗族意识、风水观念和历史环境是聚落形态的影响因子。自然环境在最初的聚落布局起到主要的作用,而在聚落形态的形成过程中,社会文化环境和历史环境所起作用逐渐凸显,三种环境共同推进了聚落形态的形成。聚落形态的形成离不开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历史环境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台湾“新南向政策”倍受社会关注。基于经贸视角及2001~2015年贸易数据,在分析经济依赖度及国际竞争力基础上,通过社会网络分析(SNA)方法探讨中国大陆在贸易网络中的地位及其对中国台湾的影响,利用VAR脉冲响应函数对比分析中国台湾与中国大陆、新南向国家的对外贸易对中国台湾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南向国家对中国大陆的经济依赖度远高于其对中国台湾的经济依赖度,中国大陆对其的贸易地位是中国台湾难以替代的;中国台湾对中国大陆的经济依赖度明显高于其对新南向国家的经济依赖度,中国大陆对其的贸易地位是新南向国家难以替代的;中国大陆在贸易网络格局中处于核心地位,对于提升中国台湾贸易网络地位起着重要促进作用;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的对外贸易对中国台湾经济发展的正向效应明显高于新南向国家。中国台湾当局应秉承“九二共识”,抓住机遇,积极推进“新南向政策”与“一带一路”倡议融合,加强同中国大陆的经贸合作与交流,促进其经济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