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131篇
测绘学   77篇
大气科学   135篇
地球物理   119篇
地质学   354篇
海洋学   15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8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辽西半干旱地区防御苹果幼树抽条技术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平县位于西伯利亚至太平洋的季风口主线上,受大漠风沙的影响,冬季漫长干寒,早春干燥多风.造成果树根系吸水与枝条蒸腾异步,即在春季地上部枝条大量消耗水分。但此时地下土壤尚未懈冻,根系不能有效地吸收水分来补偿地上枝条部分水分的消耗,造成了该区新植苹果幼树不同程度的抽条。调查结果表明,在建平县境内,国光、金冠等苹果幼树自然越冬抽条率达45%,抽条死亡率超过15%。为了摸索防御苹果幼树发生抽条的有效方法,我们从1994年开始,在建平县万寿镇宋杖子村进行了试验调查,该果园果树为1993年春季定植的短枝型国光苹果,现将试验调查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砷的仪器分析方法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晓霞  张锡艳 《世界地质》1997,16(4):97-101
砷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物质在工业,农业,医药等方面应用很广。笔者着重介绍了近几个来砷的仪器分析方法新进展,主要有光度法,电化学法,原子吸收法等。  相似文献   
4.
尽管对地球的三维结构已有了很多了解,但现有地球模型没有充分引入已知的近地表较大的结构扰动。例如,大陆和海洋地壳结构差异是久为人知的,这种差异在沿着人陆和海洋路径传播的勒夫波和瑞利波的频散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周期小丁100s时这种差异更大。现有的全球模型不能充分解释这种现象,由于全球地壳参数不完整,模型中对地壳结构的考虑是很近似的。因此,地壳厚度变化产生的模型假象延伸到很深处。这可以认为是现存全球模型分辨率不精确的一种表现。为了建立较高分辨率的地球外层(0~200km)模型,必须通过对近地表介质深度分布细节敏感的数据分析获得对近地表结构更加精确的认识。首先,我们分析了大量的基阶勒夫波和瑞利波波形资料,得到了周期40~150s的全球相速度分布图,确定了大约24000条GDSN和GEOSCOPE在1980~1990年间数字地震记录沿短大圆路径和长大圆路径的相速度。为了自动测量相速度,我们发展了非线性波形反演法。在这种方法中,速度和振幅,作为频率的函数,以B-样条展开。波形数据朋来反演B-样条系数,为了避免如振幅谱缺口引起的不良效应,相位模糊的问题引入了明确的光滑度约束。价值函数(最小二乘意义上的最小化)代表了许多局部极小值,并且需要一个较好的初始模型,我们刚群速度积分得到该模型。然后,用这种新方法所得测量结果反演全球勒夫波和瑞利波相速度分布,以球谐函数展开的形式表示。我们给出了直到40阶的相速度分布图。这些分布图作了冈球谐函数展开截断可能引起的人为误差。我们给出了详细的分辨率分析,全球面波层析成像的横向分辨率约2000km。勒夫波相速度,在长周期与已知上地幔结构相关性较高,在短周期与地壳结构相关性较高。同样地,瑞利波相速度与已知构造特征的一致性较好,由于结构采样深度不同,并没有反映出明显的地壳特征。  相似文献   
5.
燕翱翔  蒋亚楠  廖露  罗袆沅  刘陈伟 《测绘科学》2022,(10):132-141+160
针对如何准确分析2017年11月12日的伊朗Mw7.4地震断层属性的问题,该文从三维同震形变场与断层滑动分布角度出发,采用Sentinel-1A升降轨数据获取该地区三维同震形变场,并基于弹性半空间矩形位错模型,结合最速下降法反演得到其发震断层参数、模拟三维形变场。结果显示,地震东西向和南北向最大形变分别为68.8、43.8 cm,竖直方向上最大沉降和抬升分别达到34.4、96.7 cm,均符合逆冲断层的运动特征。地震主要形变特征为抬升,地震矩1.66×1020 N·m,矩震级Mw7.4,断层倾角16°,走向351°。结果表明,Okada模型解算所得地震三维形变场与观测结果总体特征相吻合,并且该地震为西南部板块挤压东北部板块而引发,属于逆冲为主带有右旋走滑的逆冲断层,其与地震学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广州南沙2016年颗粒物PM_(10)和PM_(2.5)的质量浓度、能见度和气象要素等资料的分析,发现细颗粒物PM_(2.5)是影响能见度变化的重要因素。PM_(2.5)质量浓度和相对湿度(RH)增加,能见度下降,低能见度对应较高的相对湿度和较高PM_(2.5)质量浓度,高能见度的出现则对应较低的相对湿度和较低的PM_(2.5)质量浓度。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颗粒物质量浓度对能见度的影响越来越小,此时颗粒物对能见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吸湿作用,吸湿作用最为明显的是雾和霾的混合区间80%≤RH≤90%。PM_(2.5)质量浓度对能见度的影响随着RH的增加阈值减小,当相对湿度低于90%时,颗粒物质量浓度值减小时,能见度随相对湿度的增加反而降低,尤其是60%RH≤90%的区间,能见度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7.
瞬变电磁法(TEM)是煤田采空区探测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当采空区埋藏较深或测区内建筑物密集时,传统回线源装置往往难以满足探测需求。电性源短偏移距瞬变电磁法(SOTEM)由于采取近源观测,具有信号幅值高、信噪比强、探测深度大、施工方便高效等优点,具有更好的适用性。潍坊市坊子煤矿的采空区埋藏深度约500 m,且大部分区域落于房屋密集分布的村庄内,为有效探测蒋家村下采空区的分布及影响范围,采用SOTEM法开展探测工作。在村庄外围布设发射源,利用轻便接收装置在村内接收信号,克服了建筑物障碍问题。利用小波去噪及五点圆滑技术对强干扰数据进行滤波处理,然后利用OCCAM法对数据进行一维反演。结果表明,本次SOTEM探测深度达到800 m,成功圈定出低阻采空区的分布范围,并得到钻孔验证。  相似文献   
8.
利用陕西省咸阳国家一级农业气象试验站1992—2021年的土壤湿度资料,采用线性评估、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咸阳30 a来土壤湿度在自然状态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三个层次土壤湿度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0~10 cm年平均土壤湿度的变化趋势率为-0.99%/10 a, 20~30 cm为-1.03%/10 a, 40~50 cm为-0.87%/10 a;各季节三个层次土壤湿度也呈下降趋势,其中春季降幅最大,其次为冬季、夏季,秋季降幅最小。0 cm土壤解冻有推迟趋势,平均变化趋势率-2.92 d/10 a; 0 cm土壤冻结有提早趋势,平均变化趋势率为-1.81 d/10 a。土壤湿度影响因子中,气压、降水量与土壤湿度成正相关,地温、气温与土壤湿度成负相关;某些年份在降水量增加的前提下,由于地面温度和地温增加的影响,也会造成土壤湿度下降。  相似文献   
9.
利用京津冀地区地面、高空气象观测资料和空气质量数据,分析了2002—2020年京津冀地区辐射雾气候特征,以及出现辐射雾前后气象要素和不同粒径污染物的变化。结果表明:京津冀中南部的平原地区是辐射雾的高发区,坝上高原和北京西北部山区出现次数较少,辐射雾日最小能见度普遍可降至0.1~0.6 km,并随日出升温迅速增大。高低气温差(辐射雾发生前一日最高气温与当日最低气温的差值)多集中在6.0~10.4℃,最大可达到20.3℃,最小为0℃,且空间差异性较大;春季的高低气温差大于其他季节,但极大与极小值均出现在冬季。辐射雾出现前一日14时的地面风速为1.0~2.4 m·s-1,到20时和当日08时风速降至1.0 m·s-1左右,风向以偏北风和偏南风为主;垂直逆温多从地面开始,通常较为浅薄,风向随高度从北逆时针向西偏转。雾爆发当日,随着日出后气温升高、风速加大、湿度下降,PM2.5和PM10浓度下降,空气污染程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0.
以陕西省富平县为研究区,基于2011、2013和2015年3期地理国情普查数据,采用现状分析、变化分析、区域差异分析和区位分析4种分析方法,以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立足点,研究近年来富平县露天采掘场的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最后探讨了露天采掘场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指导价值,研究结果可为富平县露天采掘场的合理开采以及相关部门辅助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