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8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5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有向窗的自适应SIGMA中值滤波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消除InSAR DEM噪声的自适应中值滤波算法:基于有向窗的自适应SIGMA中值滤波。分别采用中值滤波、基于高程的自适应SIGMA中值滤波和基于有向窗的自适应SIGMA中值滤波算法,对InSAR Tandem DEM和模拟DEM进行了滤波处理。结果表明,基于有向窗的自适应SIGMA中值滤波算法不仅能够更有效地消除噪声,而且能够更好地保留图像的边界特征。  相似文献   
2.
季节性温差(夏温与冬温之差)变化是地球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遗憾的是,在东亚地区较短的气象观测记录限制了对季节性温差变化的认识.本研究诊断了东亚地区树轮气候信号,严格筛选了10条对冬季(上年12月至当年2月)和12条对夏季(当年6~8月)温度变化响应敏感的年表.基于筛选的树轮资料,重建了公元1376~1995年东亚地区冬季和夏季温度变化序列,并与气候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过去600年,与冬季相比,夏季温度对赤道火山喷发造成的降温效应以及对工业革命以来温室气体强迫引起的增温效应响应更为显著;温室气体强迫使得东亚季节性温差自19世纪70年代起持续减弱,且20世纪90年代以来,季节性温差减弱趋势已超出过去600年的自然变率范围;气候模式可以基本模拟出重建所揭示的冬季和夏季的温度年代际变率及趋势,但很大程度上低估了季节性温差变化幅度,这主要是由于现有的气候模式低估了区域尺度温度变化对外强迫和气候系统内部变率模态响应的季节差异.本研究强调了利用气候重建资料对气候模式模拟季节性温度变化性能验证的重要性,明晰了如果未来温室气体强迫持续增强,东亚地区季节性温差将进一步减弱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无电离层组合法和电离层约束法2种CORS中常用的长基线模糊度解算方法。NRS中的模糊度解算同时采用了这2种方法,以保证模糊度解算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地面激光扫描仪的测距信号可能存在入射偏差,使得入射向量和反射镜旋转轴互不平行,引起的点云误差随距离发散。此误差使用传统的全站仪系统误差模型无法校准,因此有必要考虑将测距信号的入射偏差作为扫描仪的系统误差。本文提出了一种顾及入射偏差的地面激光扫描仪系统误差模型,以及相应系统误差参数估计方法,共同构成地面激光扫描仪校准方法。公式推导表明,传统的全站仪系统误差模型是本文方法的一个特例。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全站仪校准方法,本文方法将闭合差从8 cm降至1 cm。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种GNSS多系统静态基线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使用统一的方式来处理GPS、GLONASS、北斗及三者融合的观测数据。这种处理方法已经实现在广州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的静态后处理软件中。本文使用实际数据验证了这种处理方法,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前东亚地区基于代用资料的大尺度温度重建几乎都关注夏季或年平均温度的变化,而对冬季温度的研究比较少.鉴于此,本研究利用260条温度敏感的树轮记录,重建了时间分辨率为年、空间分辨率为5°×5°、时间长度为公元1300~2000年的东亚冬季(12~2月)平均温度.结果 表明,自14世纪以来冬温呈现出显著的长期升温趋势,但在...  相似文献   
7.
杨保  王鑫  宋苗  王江林  史锋  方苗 《第四纪研究》2017,37(5):945-962

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研究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不仅可以提供20世纪气候增暖的自然背景,也是最终揭示20世纪气候变暖机理并预估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关键途径,是国际大型计划(如PAGES,过去全球变化研究计划)的优先研究时段。近20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随着代用资料的不断积累和气候重建方法的改进和发展,过去2000年大尺度气候重建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区域和北半球气候集成重建方法,年际、年代、百年乃至千年时间尺度上的气候时空变化特征和机制,及最近几十年气候增暖的历史地位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重要科学认识,形成了现代气候增暖机理和未来气候趋势预估的科学基础。本文主要从方法学、研究历史回顾和现阶段形成的科学认识等3个方面论述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研究取得的成就,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9.
基于北斗官方发布的承载精密单点定位(PPP)服务的PPP-B2b信号与南方测绘最新研发高精度定位终端,本文采用全国6个城市连续一周的观测数据和实时定位结果,分析了基于PPP-B2b服务的PPP精度。其中重点分析了实时静态PPP与实时动态PPP定位的精度。试验结果如下:基于PPP-B2b服务的静态PPP定位精度水平方向优于7 cm,高程方向优于10 cm;基于PPP-B2b服务的动态PPP定位精度水平方向优于10 cm,高程方向优于15 cm。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该服务的实时PPP能达到静态厘米级、动态分米级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0.
王鑫  杨保  王江林 《第四纪研究》2021,41(2):446-461

在过去千年背景下评估自然和人为因素对北半球温度的影响程度,有助于辨识不同特征时期(如:中世纪气候异常期、小冰期和现代暖期)北半球温度的演变机制,对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有重要参考意义。文章基于多元回归模型尝试量化了过去千年(870~1992年)自然因素(火山活动、太阳活动、地球轨道参数变化)、人为因素(温室气体浓度、大气气溶胶浓度、土地利用变化)、内部变率(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海表温度在多年代际上的内部变率部分,分别简称为AMO和PMO)对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30°~70°N)夏季温度的贡献。结果表明:在多年代际(>30年)时间尺度上,这些因子可以解释约73%的北半球夏季温度变化方差。在中世纪气候异常期(Medieval Climate Anomaly,简称MCA;900~1100年),AMO和PMO等内部变率可能对北半球温度变化起了重要作用;在小冰期(Little Ice Age,简称LIA;1450~1850年),火山活动是北半球夏季温度最重要的驱动因素;1851年以来,人类活动的贡献最大,接近50%,其对这一时期温度增暖的变化起了主导作用,而同期AMO贡献近三分之一的北半球温度多年代际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