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7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9年   3篇
  1938年   1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国二十七年十月二日早十時離道孚,沿新都河東北行,由格日過渡,上一陡坡沿河西岸行,涉兩小溪而抵菜子坡(海拔三千公尺)。由张鐵匠導引入菜子溝,该溝深而狭成V字形  相似文献   
2.
关於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事实上有种种困难:(1)精密的地质,地形,气候,土壤,天然植物,及人口分布之研究尚未普遍於全国各地,综合的地理研究殊难着手。(2)地理的要素既不止一端,难免顾此失彼。(3)地理区域之范围必须大小适宜,(艹盍)太大则失於笼统空泛,太小则失於零碎淆乱,然何地应合称一自然区域,何地应分作数个单位,实无简单一定之标准。(4)自然现象分布  相似文献   
3.
袁見齊 《地质论评》1938,3(3):213-228
引言 鳳凰山位江寧縣秣陵關之西約五里,北距首都中華門六十華里,汽車一小時可達,交通頗稱便利。山之北麓,有小河一道,東過秣陵關直抵南京,夏秋水漲,可通小輪。他年此鑛果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河流域60 a来天然径流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塔里木河流域近60 a的地表径流、气温和降水量资料,通过趋势分析、突变检验、年代际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塔里木河流域地表径流变化的时空差异性,探讨了塔里木河流域天然径流变化对气温、降水量变化的响应。研究表明:近60 a来塔里木河流域三源流径流整体存在增加的趋势,但干流径流存在减少的趋势;塔里木河流域三源流增加强度在1993年前后从强到弱依次为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进入2000年后从强到弱依次为和田河、叶尔羌河、阿克苏河;塔里木河流域三源流径流强度增加主要受降水增加和由气温增加引起的融雪径流增加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5.
气候变化下水资源脆弱性的适应性管理新认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候变化下的水资源脆弱性和适应性管理研究成为全球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保障水资源安全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面对的重大战略问题。介绍了水资源脆弱性和适应性管理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针对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学前沿问题,综述了气候变化下水资源脆弱性和适应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气候变化下水资源脆弱性与适应性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以应对气候变化的无悔为准则,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成本效益分析、利益相关者的多信息源的分析与综合决策相结合为原则,对适应性管理与脆弱性组成的互联互动系统及其风险与不确定性进行分析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对中国东部季风区水资源脆弱性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耦合暴露度、灾害风险、敏感性与抗压性的脆弱性评估模型应用于中国东部季风区水资源脆弱性评价,从水资源供需平衡角度分析了气候变化对东部季风区水资源脆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年气候条件下,我国东部季风区接近90%的区域水资源处于中度脆弱及以上状态。其中水资源中度和高度脆弱区域约占全区的75%,极端脆弱区域接近15%。中国北方海河、黄河、淮河和辽河流域的水资源脆弱性最高。未来气候变化影响将加剧水资源脆弱性的风险,不同RCP排放情景下2030年代我国东部季风区水资源中度脆弱及以上区域面积有明显的扩大,极端脆弱区域将达到20%~25%。由于未来需水的进一步增加,中国北方水资源脆弱性的格局并未发生根本变化,而南方东南诸河等区域将面临可能发生的水危机。  相似文献   
7.
了解水文过程对温室气体水平上升的响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研究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缺乏长期的观测数据来了解气候系统的长期行为,这方面的研究往往受到一定限制.结合重建数据和模型模拟(全球气候模式和水文模型)数据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气候和水文过程在过去几十年到几个世纪的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在本研究中,利用模型链方法研究长江上游过去千年至21世纪末的洪水变化.首先,利用四个全球气候模式(BCC-CSM1.1、MIROC-ESM、MRI-CGCM3、CCSM4)的降水和温度数据驱动水文模型,模拟长江上游在过去千年(850~1849年)、历史时期(1850~2005年)和未来时期(2006~2099年)的日径流过程.在此基础上,评估了模拟降水、温度和极值流量是否与文献记载的干湿期、温度变化和古洪水记录具有相似的统计特性.最后,通过模型模拟结果探究了极值流量从过去千年到未来的变化.结果表明:(1) MIROC-ESM模式不同于其他三种气候模式,从温暖期(中世纪暖期; MCA)到寒冷期(小冰期; LIA),温度增加,而其他模式的温度变化与历史记录相似;(2) BCC-CSM1.1模式的模拟降水与记录的干湿期之...  相似文献   
8.
西康松林口之地文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見齊 《地质论评》1939,4(2):101-108
松林口位道孚縣舆泰濱實驗区接壤处,为康藏大路所必经之地。由此南去康定計四日程,北至道孚縣不足百里,一日可達。此處地文現象颇饒兴趣,徐瑞麟氏会详論之。民國二十七年夏,作者随李承三氏入康,往返均過此地。虽行程匆促,末遑勾留,而沿途所見,不無足述,爰略記如次:  相似文献   
9.
关於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事实上有种种困难:(1)精密的地质,地形,气候,土壤,天然植物,及人口分布之研究尚未普遍於全国各地,综合的地理研究殊难着手。(2)地理的要素既不止一端,难免顾此失彼。(3)地理区域之范围必须大小适宜,(艹盍)太大则失於笼统空泛,太小则失於零碎淆乱,然何地应合称一自然区域,何地应分作数个单位,实无简单一定之标准。(4)自然现象分布  相似文献   
10.
緒言西康建省委員會為明瞭西康在科學上各部門之真實價值,以為具體經濟建設之根(?)起見,特組織科舉調查團。承等幸蒙邀約,從事地質及鑛產考察,颇覺欣慰。民國二十七年八月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