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7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国振 《干旱区地理》2001,24(2):189-192
根据阜康生态试验站试验小区1999-2000年冬小麦不同灌溉量控制试验,验证了冬小麦水分敏感期为拔节-灌浆期,探讨了该区冬小麦产量与灌水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阜康地区冬小麦返青水应采用“小水”灌溉的方式。同时通过对小区冬小麦成熟期灌水过程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含量的动态观测分析,提出冬小麦在成熟期对灌溉水分的消耗利用集中在0-30cm土壤层内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塔里木河流域绿洲边缘土壤蒸发与积盐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通过对塔里木河流域土壤分的分析测定,视频研究了盐分积累的特点及其与蒸发的关系;盐分含量高,累积速度快、表聚性强。  相似文献   
3.
不同作物下的土壤水盐运动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1995,1996年在阿克苏水平衡试验站对不同种植作物的土壤水分,盐分取样分析,显示不同情况下盐分运动规律差异很大,呈现出干旱区土壤盐分含量高,活动强烈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塔里木河上游地区土壤水盐变化与作物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塔里木河上游灌区阿克苏水平衡站的有关试验观测资料,对绿洲农田地下水,土壤中水和盐的运动及植物耐盐性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土壤水盐运动的某些规律。.  相似文献   
5.
新疆阿勒泰地区中低产田及其改造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低产田指农作物产量低下的耕地。中低产田生产潜力大,对其改造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均大于新垦荒地,在水少地多和生态脆弱的干旱区尤其如此,对其加强研究与改造是十分重要的。阿勒泰地区中低产田分布广,面积大,成因复杂,在新疆有较好的代表性。本文论述阿勒泰地区中低产田的分布、类型,分析中低产田的成因,并提出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三工河流域为例,讨论了荒漠绿洲植被变化与景观格局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荒漠绿洲景观格局最明显的特征是植被变化,其通过地貌、水资源利用、河流廊道或排碱渠等景观要素的变化对植被产生影响;随着景观格局的变化,流域内的植丛高度、盖度及生物量均表现出较大变异性.(2)以河流廊道为核心,通常荒漠绿洲景观格局呈带状分布且由内向外,随水热条件的改变,植被类型由乔灌木林依次向灌丛草甸、盐化草甸、荒漠化草甸和荒漠层次结构过渡.(3)人类活动影响强烈的景观要素,其缀块多样性、破碎度、分离度和缀块密度等指数的值较高,而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其优势度和均匀度较高.(4)各景观要素的稳定性不同,通常自然缀块的稳定性高于人工缀块,其排序为:荒漠>砾石地、沙地>城镇工矿用地>水体>灌溉水田>牧草地>菜地>林地>农村居民点>盐碱地>荒草地>水浇地>果园.  相似文献   
7.
白杨河-艾里克湖水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白杨河、艾里克湖的地表水以及周围地下水的电导率的监测资料,结合不同时期地下水位、土壤水分的变化特点,阐述了地下水埋深和水质的时空分布规律,以及对植被分布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埋深从白杨河河道至湖岸表现为龙口地带最深、中游河段最浅、入湖口和湖岸居中;土壤水分是湖岸区最高,其次是入湖口,河段中部最低;地表水和地下水电导率的变化均是龙口最低,其次是河段中部,入湖口和湖边最高;在湖区内从湖边到湖心水的电导率依次减小,冰的电导率最低.环湖岸地带,由湖及远地下水位埋深逐渐增加、电导率依次增加、土壤水分依次减少,与其相对应的植被类型依次为芦苇、柽柳苗、柽柳林、盐穗木.同时,研究结果表明艾里克湖将会出现水质盐化趋势,而增加入湖河水水量、疏通排盐通道,促进湖水循环活化是缓解湖水咸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