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自然地理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优化开发区域是区域发展的较高级阶段,其内部企业迁移的规律比较复杂。选择制造业发达地区——广东东莞市为案例区,采取半结构式访谈法和调查问卷法探讨优化开发区域制造业企业迁移的影响因素及其区域影响。研究表明,现阶段东莞市劳动密集型企业迁出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迁入并存,劳动密集型企业迁出是要素成本、环境管制、区域依赖性和地方政府博弈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产业基础、区域创新要素、产业政策和区域软环境等因素促进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迁入;企业迁移可以促进区域产业升级转型,提高区域生产空间质量和优化区域国土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2.
土地资源作为重要的自然环境载体,对城市发展既起到了支撑作用,同时也会制约城市的盲目扩张。本文以北京市为例,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总结了北京城市发展的土地资源约束特征,初步测算了其城市空间的上限规模。一方面,分析了产业用地和生活居住用地等土地资源需求主导因素的特征和变化趋势,基于不同的土地利用效率情景,初步测算得出北京城市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规模区间为[1596 km2,2846 km2]。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北京地区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及其他用地空间的占用、消耗特征,测算得出不同情景下土地资源对北京城市发展的供给规模区间为[1673 km2,2821 km2]。可以看出,当前北京城市发展的土地需求明显大于供给。同时指出了未来北京城市拓展受到土地资源供给的总量约束、空间约束及城市功能定位决定的用地结构性约束等限制。最后尝试提出解决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和城市病等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交通优势度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主体功能区划背景下,交通优势度评价是划分各类主体功能区,特别是优化开发区域和重点开发区域的10个指标之一.本文采用<省级主体功能区域划分技术规程>的技术流程和评价方法,基于山西省107个县(市、区)级行政单元的单项指标和集成性指标的评价.分析了山西省交通优势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成因.研究发现:①交通优势度呈"偏正态"分布,7.48%的县(市、区)具有突出的交通优势,23.36%的县(市、区)交通条件处于明显劣势.与全国交通优势度评价相比,山西省具有突出优势和具有明显劣势的县(市、区)比例明显偏高.②交通优势度具有北高南低、东高两低的区域分异特点,太原、运城、长治、大同4大城镇密集区具有明显的交通优势,在全省范围内形成"大"字型的分布格局.这主要是由国家主干线建设、煤炭资源开发和地形地貌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③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是影响山西省交通优势度评价的主要因素.但公路的地区分布并不均衡,若从盂县-永和划一条连接线,则该线以南以东地区公路网密度明显高于以西以北地区;在吕梁山区和黄河沿岸地区出现了集中连片的低值区;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了太原-运城、太原-晋城两条公路网密集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