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饲料中主要能量物质对大菱鲆幼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于1999年6-8月,采用正交设计统计方法,对主要能量物质蛋白质、脂肪和糖类对大菱Ping幼鱼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利用L16(4^3)正交设计了16组大菱Ping幼鱼饲料,在各级饲料中,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含量范围分别为36%-45%、8%-20%和0%-6%,共进行了60d的喂养实验,并对饲料及鱼体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各主要能量物质对鱼体增重和配合饲料转化率的影响顺序为蛋白质>糖类>脂肪,且蛋白质的变化对增重率的影响极显著,对饲料转化率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科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联合组建的“地球信息科学联合实验室”于1997年8月28日在香港正式成立,来自内地、香港科技界、工业界和政府部门的100多位贵宾参加了开幕典礼。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香港中文大学李国章校长亲临主持揭幕,并作了重要讲话。在成立典礼上,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孙枢院士、中国国家遥感中心副主任郑立中教授、联合国亚太社会经济委员会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部何昌垂博士在会上致贺词。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述彭先生在揭幕前作了题为《优势互补 比翼齐飞》的演讲,联合实验室主任林珲副教授在仪式上对联合实验室作了介绍,周成虎主任、郭华东副主任 (学术委员会) 回答了贵宾们提出的有关问题。 地球信息科学联合实验室的成立得益于多方面的支持,是在杨振宁院士、陈述彭院士等的鼓励促进下,在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陈宜瑜副院长,香港中文大学李国章校长等领导的支持下,在许多科学家的积极参与下,由陈宜瑜副院长及李国章校长代表双方于1997年6月28日签定协议后,正式建立的。  相似文献   
3.
在迎接新世纪的历史时刻,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聚会世界文化名城--北京,回眸从长城烽火到网络的历史轨迹,检阅航空、航天遥感、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与数字通讯网络等领域的最新成就.我们欣慰地看到,全球化知识经济的浪潮,全球资源、环境问题的困惑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理念,正在成为促进"数字地球"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空间科学技术与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又为"数字地球"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条件.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数字地球"既可能使东西方文明的距离继续缩短;也可能使南北世界的差距继续扩大.但是人类居住的地球只有一个,为了我们共有的家园,我们必须正视未来.协调步伐,共同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