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6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安全监测数据粗差检验方法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介绍了安全监测数据粗差检验的方法,对多种常用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评述,应用实测数据对各种检验方法的检验功效进行验证和讨论,针对单一检验方法存在的缺陷,提出了综合检验粗差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非等时空距GM(1,1)模型在建筑物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灰色理论为指导,GM(1,1)模型为基础,提出用最小二乘原理对灰色模型进行优化,大大提高非等时距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并对某海堤监测数据进行预报,检验结果表明预测值达到很好精度,由此证明,此方法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增量发布模式的实现首先需要确定空间目标产生的增量时空变化,提出了一种层次化的增量时空变化分类计算模型,分别计算空间目标现实世界的整体状态差、空间目标数据库中的整体状态差、空间目标空间状态差,其中空间状态差的计算选择空间目标维数、尺寸、形状和位置4个测度.根据4算子取值集合确定单空间目标的基本增量时空变化,并通过组合基本增量时空变化构造单空间目标和多空间目标的复杂增量时空变化.  相似文献   
4.
村镇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数字化技术对全社会和全行业的发展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加强“村镇数字化”管理建设是我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广泛应用数字化管理技术已成为发展村镇经济、富裕农民和加快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技术手段,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重大技术选择。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空间数据库更新过程中地理对象时空变化类型不明晰的问题,利用语义、空间、时态和属性4个组件描述地理对象,并以地理对象集合、地理对象、对象组件以及对象组件属性4个具有层次关系的因子实现地理对象时空变化的分类与表达,通过分析确定了单一对象的17种变化类型、多个对象的4种变化类型,以及每种变化对应的数据库操作。最后,以一个实例说明空间数据变化类型的判定过程。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持用户数据库现势性,需将数据库更新过程中产生的增量信息及时发布给用户。而增量信息的建模与描述是实现发布的前提。以中国1∶25万地形数据库的两个版本为例研究了增量信息的数据建模和数据描述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超图数据模型的建模和基于资源描述框架(RDF)的增量信息描述方法。该方法能够以统一的方式实现不同增量信息的建模和描述,具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一种铁路时刻查询的设计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查询结果准确,速度快,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村镇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数字化技术对全社会和全行业的发展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加强"村镇数字化"管理建设是我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广泛应用数字化管理技术已成为发展村镇经济、富裕农民和加快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技术手段,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重大技术选择.村镇数字化管理是信息技术在村镇社会经济发展全面渗透应用的过程,是村镇社会经济发展相互衔接与协调的基础,也是与城市发展衔接和协调的纽带,是实现村镇现代化的基础与保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