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14篇
综合类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裂谷盆地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及其含油气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澳大利亚南部的吉普斯兰盆地和中国东北部的松辽盆地为例,通过对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内部结构构造特征,油气藏类型,油气藏的分布特征,生储盖特征以及形成时代的比较,对纵向拼合成式裂谷盆地形成动力学机制及其含油气性作了探讨,阐明了具有相似结构构造特征和演化历史,同一时期处于相近地理环境中的沉积盆地,应具有相似的含油气远景;而这一切都是由近似的成盆动力学机制,即:地球深部动力所诱发的远源板内应力,地幔底辟  相似文献   
2.
火山岩油气储特征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新荣  王东坡 《世界地质》2001,20(3):272-278
火山岩储层是一种特殊的油气储层。火山岩储层的发育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储层的岩性岩相特征,主要为玄武岩、安山岩、以及自碎角砾熔岩,包括爆发相,溢流相,次火山夺相、火山通道相、侵入相和喷发沉积相。火山岩主要靠相互连通的孔,洞、缝组成的网络来构成储集空间。储集空间有原生和次生两大类。我国中-新生代玄武岩储层的测井曲线特征一般是低声波,低感应,低自然伽玛、高电阻,高密度,在地震剖面上多表现为低频的强反射,层速度为2500-5000m/s。  相似文献   
3.
沉积盆地热史研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万洙  王东坡 《世界地质》1994,13(3):114-119
沉积盆地的热量有两种来源──基底传导热量和放射性产热.盆地热史分析就是要再现盆地内各沉积层序的地温演变过程.热史研究方法主要有钻孔测温法、模拟计算法和地质温度计法.本文介绍模拟计算法在克拉通盆地、拗拉槽盆地和大陆边缘盆地的应用实例;讨论了地质温度计法中的有机质成熟度指标法以及伊──蒙转变率法.气液包裹体法、热年代学方法和裂变径迹法.  相似文献   
4.
坠石是沉积时落入水体底部沉积物中的单个或集群状外来碎屑,按其搬运载体不同可分为:(1)冰筏成因坠石:冰山作用形成的坠石和季节性冰体形成的坠石;(2)非冰筏成因坠石;动物植成因坠石和其它成因坠石。坠石是寒冷气候的标志,其形成时的气候具有多解性。  相似文献   
5.
6.
层形态的概念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层形态是作者在开发“大陆伸展盆地构造沉积模拟系统”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层形态是指能够反映盆地构造沉积演化过程的沉积地层的几何形态,大陆伸展盆地的构造沉积学模拟结果表明,在不同伸展速率下形成的盆地具有不同的层形态,瞬时伸展盆地的层形态为板状,快速持续伸展盆地表现为尖楔形层形态,在这两种端元情况下存在着一系列过渡类型,通过在地震剖面和地质剖面上分析盆地的层形态和其随时间的变化,有助于对盆地构造沉积  相似文献   
7.
8.
9.
应用GIS技术进行油气资源评价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艳春  王东坡 《世界地质》1998,17(3):49-53,104
简要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GIS)概况,同时讨论了利用GIS进行油气评价的可能性及优越性,并利用此法辽河外围盆地进行凹陷评价,建立了辽河外围盆地地质信息系统,最后应用自组织神经网络对这些凹陷优选排队。  相似文献   
10.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对下游冲积性河道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冲积河流的自动调整原理,研究了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运用对黄河内蒙河段的影响,分析了近期河性改变的原因以及河床调整的自由度与河流体系能量分配、耗散间的制约关系,并从协调河流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角度,对冲积河流上游大型水库的运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