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天文学   22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邹振隆 《天文学进展》2003,21(3):269-274
介绍了目前人类在探索遥远和近邻宇宙这两个前沿方向上的一些进展,主要涉及高红移星系,包括作为活动星系核的类星体和太阳系外行星的发现情况、研究方法、科学意义以及未来的计划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Robertson-walker度规中有限温度λφ~4模型的分析表明,考虑到对称性自发破缺、粒子产生以及在高温下对称性通过相变恢复等机制,有可能构成无奇性的宇宙模型.这类模型以零温的、既无奇性又无视界的Beltrami-Anti-de Sitter态为开端,随着粒子不断产生而不断增温,当温度达到临界值T_c时发生相变,转化为辐射为主的Fricdmann热膨胀态.这个相变就相当于大爆炸,在此之前没有奇性.  相似文献   
3.
4.
食变星测光轨道解的Kopal迭代法,在理论上存在二个问题: (一)迭代过程是否收敛? (二)在收敛的情形,所得到的收敛解是否是真解? 我们在文[1]回答并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本文的目的是回答并解决第二个问题。我们证明了Kopal迭代法,即使收敛,所得到的收敛解也不一定是真解,而可能是错解。通过数值计算,我们找到Kopal迭代法发散和错解的经验条件,并进一步改进了文献[1]中提出的深度函数优选法。  相似文献   
5.
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Fleurs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在1415MHz上对两个南天射电星系PKS1331-09和PKS1417-20进行了观测,得到了分辨率约为40弧秒的射电亮度分布图,并求得了它们的几何参数和物理参数.前者是一个延伸达1.9 Mpc的巨射电星系,具有与CygA十分相似的双源结构.我们猜测用更高分辨率观测该源时,可期望在它的子源外边沿发现热斑结构;后者是一通常的晕核结构源.  相似文献   
6.
本文描述了近年来广泛发展起来的天体物理实测技术中的一项重要进展——纤维光学分光技术方法在天体光谱观测中的应用及2.16m望远镜实用系统的特点和初步应用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具有不同弥散速度的双成分气盘来模拟由恒星和气体组成的盘形星系,给出了整个系统对于轴对称扰动的局部金斯重力不稳定性条件的分析表达式。结果表明,系统的稳定性由两种成分的密度比例及弥散速度共同决定。在两种成分的密度比给定后,它们的弥散速度对于稳定性的贡献互为补偿。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CfA样本中的属群星系进行了最近邻间距分析,发现在最近邻距离小于20kpc的星系中存在明显的Seyfert核超(即其中Seyfert星系所占比率高出平均值约3倍)。这表明近距星系的存在可能是产生Seyfert核活动的有利环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统计检验理论和Bahcall的信噪比概念出发,提出了一种类星体吸收线红移系统的证认方法。其要点是:在一定的判据下计算谱线证认的理论随机概率;由此理论概率,按照统计检验的方法和信噪比的适当要求给出可供选择的红移系统;对这些可供选择的红移系统进行天体物理分析以最后确定出吸收线的红移系统。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实验测量的电中微子质量m_v_e=34±4eV的数值出发,指出宇宙间中微子质量将占总质量的99%,由此导致宇宙的闭合性.此外本文着重讨论了宇宙间中微子将主要是左手征态的中微子,由此才能在广泛的范围内和目前已知各观测资料相一致。本文还表明,由宇宙学所给出的中微子质量和的上限将是sum from i to (m_(vi)≤200 eV而不是通常的40e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