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77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mong the Sinian to Triassic strata in South China, the stratiform, quasi-stratiform and lenticular metallic deposits in association with hydrothermal sedimentation mainly occur in the four periods: (1) the Sinian Datangpo interglacial period, (2) the early period of Early Cambrian, (3) the late period of Middle Devonian to early period of Late Devonian,and (4) the late period of Early Permian. The four mineralization periods all happened around the maximum flooding period in the third-order seal-level cycle during the ascending stage in the first-order sea-level cycle. The deep seawater layer, starved and non-compensatory basin, low sedimentary rate, and low energy and anoxic environment during the maximum flooding period are very suitable for the form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large to superlarge hydrothermal sedimentary deposits. The maximum flooding period also coincided with the intensified regional tectonism, extensive deep magmatism and hydrothermal sedimentation, which provide, for the formation of large to superlarge hydrothermal sedimentary deposits through the rapid accumulation of hydrothermal sediments, the needed dynamics, ore-forming materials and favorable passway for hydrothermal fluids to enter the basin.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三河-平谷地震区浅层构造背景、地震孕育机理及地震与构造的关系,利用高精度重力异常数据,采用基于块体生长模式的重力三维反演算法对地震区浅层三维密度结构进行反演,并通过模拟试算验证基于块体生长模式反演方法的有效性和稳定性。高精度布格重力异常显示,三河-平谷8.0级地震位于大兴重力局部高、三河-马坊重力局部高与大厂重力低之间的交汇过渡低值区域。研究区浅层三维密度结构反演结果表明,1679年三河-平谷M8.0地震明显受NE向夏垫断裂控制,断裂两侧密度差异明显且向下延伸约10 km,推测发震部位深约10 km。  相似文献   
3.
4.
西秦岭南亚带太阳顶群硅质岩是碳硅泥岩型微细粒浸染状金矿的主要赋存岩石。硅质岩总厚度555m,呈层状、透镜状产出。太阳顶群除硅质岩外.其余主要为细碎屑岩。硅质岩的主元素特征为富Si、Fe.贫Al、Ti、Ca、Mg等;微量元素贫Cu、Ni、Co,富U;稀土元素表现出较明显的铈负异常。硅质岩的全岩氧同位素δ^18OSMOW(‰)值为18.60=1,表明太阳顶群硅质岩具有热水沉积的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东南部属中低山丘陵区,北起西丰南到大连,西自下辽河平原东至鸭绿江边,是长白山脉西南的延续部分。 区内金矿资源丰富,岩金、砂金矿床(点)密布。其中岩金矿床(点)有59处,砂金矿床(点)21处,是我国主要金矿产地之一。其探采历史悠久,远在唐朝时期,海城河一带就已有人淘采砂金,清朝咸丰年间扩大到其他河系,断续至今,但正规普查、勘探砂金矿尚属空白。我部于1985年来该区进行砂金矿的普查找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并对砂金矿的形成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出如下规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美国国会在8月份休会之前,对总统的预算方案表示了强烈的不满,该方案拟减少或取消对一些关键地学机构和开创性计划的资助。在通过提高对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资助的拨款法案的同时,众议院和参议院在所附的报告中明确表示,他们不会容忍未来对内政部科学计划的削减。 众议院107-564号报告称:“管理和预  相似文献   
7.
8.
9.
10.
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人类的活动加剧了某些自然灾害的形成,环境监测和保护也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从80年代以来,环境地球物理工作应运而生,并且正在迅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