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14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火山活动及其对生物绝灭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殷鸿福  黄思骥 《地质学报》1989,63(2):169-180
  相似文献   
2.
贵州中三叠世岩隆沉积史及地球化学相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童金南  黄思骥 《地球科学》1992,17(3):319-327
  相似文献   
3.
人工重矿物组份的研究,在变质岩地区是一种经常使用的工作方法。因为它对变质岩地区的地层划分与对比、确定母岩区等是十分有效的。此外,在变质岩地区进行沉积相和再造古地理的研究中,它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是由于变质岩区的许多原始沉积构造标志大多遭受改造和破坏。有些标志虽尚能辩认,但毕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而人工重矿物的研究,可以对沉积相观察和分析的结果进行检验和补充。西秦岭大陆边缘沉积学专题组,在对厂坝矿区王家山组的一套浅变质岩系沉积相观察中,利用了人工重砂组份的研究,三年来已取得了不少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西南缘前陆盆地沉积物物源分析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前陆盆地充填沉积物中岩屑的分散形式和砂岩成分研究对确定物源区的逆冲事件、构造背景和与沉积物对应的物源层十分有效。通过对鄂尔多斯西南缘安口地区上三叠统沉积剖面系统采样测定发现,沉积物物源为一套变质碎屑岩和变质火山岩,为东祁连褶皱逆冲带中的陈家河组(O3ch)和葫芦河组(Z-O2hl)。而西南缘千阳县上侏罗统砾岩物源为陇山群(Pt2ln)。上三叠统地层的物源分散形式为混合型,而上三叠统和上侏罗统两套地层统一的分散型式为倒序型,它是两期逆冲活动的沉积响应。根据鄂尔多斯西南缘安口地区上三叠统沉积物的QmFLt端元成分作砂岩三角投影图,确定晚三叠世鄂尔多斯西南缘盆地性质为发育于碰撞造山带之前陆的前陆盆地。其物源为再旋回活动的褶皱逆冲断块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合肥盆地侏罗系三尖铺组和凤凰台组剖面中岩屑(或砾石)成分精细地测试和统计分析表明,盆地沉积地层源区为盆缘山带分布的基底变质杂岩、花岗质岩石、中—浅变质岩和砂、泥质沉积岩4类主要岩石单元。全剖面的原岩岩屑序列可划分为两大岩屑层序及其中的7个岩屑小层序。原岩岩屑序列中岩屑(或砾石)的规律性分  相似文献   
6.
在偏振光下某些透明矿物可见光透射光谱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前人的工作资料以及笔者的研究,探讨一些透明有色矿物在偏振光条件下的可见光光谱特征及其与成分、晶体结构、所含过渡型离子以及颜色之间的关系,进而推测矿物成因类型和岩石的合矿性。通过对不同岩类黑云母的测定说明,随着岩石化学成分的变化,其透射率值具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东秦岭北坡陶湾群首次发现介形虫类和其它生物碎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秦岭北坡陶湾群呈东西向展布,长约数百公里,自1958年秦岭区测队建立陶湾组并划属下元古界以来,由于一直未采集到化石,故对其层序及时代长期存在重大分歧(表1)。 1985—1986年,笔者在栾川地区工作,对陶湾北沟和鱼库沟两地的陶湾群剖面进行了重点调查,经野外观察和室内研究,发现陶湾群三岔口组中有介形虫类和其它生物碎屑多处,这一新发现,无疑为解决陶湾群的时代提供了重要依据。今次首获的介形虫碎屑、三叶虫碎屑、三叶虫剌及藻类均产于三岔口组含砾二云母砂屑  相似文献   
8.
从透射系数转换成折射率的方法,明显地提高了岩石薄片的价值,从而缩减其它一些测试过程.若和现有的许多成分—光性图表结合,可以较快地解决类质同像矿物的区分,对不同工艺特征、不同工业品级、不同含矿性的同一标型矿物,都能提供直接的对比资料,因此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华南奥陶—志留纪之交的五峰组—龙马溪组及华北新元古界下马岭组发现的钾质斑脱岩,都产自类似的黑色硅质-碳质页岩/板岩岩系。这两套黑色岩系与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岩性组成以及垂向序列所揭示的地质过程,具有良好的可对比性,都符合Ettensohn总结的黑色页岩与板块构造运动之间的成因关系模式。岩石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两组不同时代的钾质斑脱岩具有相似的源岩岩浆背景,为中酸性的粗安岩-英安岩-流纹岩系列,源于同碰撞岛弧(synCOL-VA)背景的火山喷发活动,与板块边缘的俯冲碰撞密切相关。由于华南五峰组—龙马溪组内斑脱岩及黑色页岩沉积的形成与此间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的汇聚相关,华北下马岭组的黑色岩系与钾质斑脱岩的形成可能也和华北地块与相邻地块的碰撞相关。推测后者很可能为Rodinia超大陆或Pangea850Ma汇聚时的沉积-地层学响应。  相似文献   
10.
安徽宿松、繁昌地区武穴组沉积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安徽宿松、繁昌、江西彭泽间长江两岸的武穴组呈透镜体展布,组成岩石类型①藻屑灰岩,②筳灰岩,③海绵灰岩,④棘屑灰岩,⑤核形石白云岩;⑥白云岩。从四条剖面的研究曲线由下向上明显地区分出三个粒屑含量与基质含量百分比连续变化序列.这种序列称基本单元。一般的变化规律为由下向上,由粗变细的正向序列,但是其中也有由细一粗一细的反向序列,这种反向序列反映出较快的沉积过程,往往起着障壁作用;几乎全由棘屑灰岩、藻屑灰岩、海绵灰岩组成。并为亮品胶结,在每个基本单元的顶部或底部常伴有海绵粘结灰岩,并具巨一粗晶结构,显示出生物筑积作用的速度短暂地超过海平面上升的速度而处于极浅水域的产物。称这种类型的单元为生物建隆。依据其特征、所处位置。初步推断湖北广济、大冶、京山、南漳等地都有可能属于这种孤立的不连接的地质体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