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高寅堂 《地下水》1990,12(1):21-23,20
在地下水资源评介中,山前同径流量是个非常重要的量。它即是山丘区地下水的侧向排泄量,同时又是平原区地下水的侧向补给量。由于其数量大,硝定参数难度较高,所以历来被专家和学者们所重视,意见分岐也较多,本文就此方面的几个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高寅堂 《地下水》1991,13(4):199-200
从整体来看,地下水是由大气降水落到地面,然后再经垂直入渗补给形成的。但在局部地段,如水源地或集中开采的城市周围,地下水则是由垂直入渗和上游地下水的水平侧渗共同补给形成的。也就是说,在某地段所开采的地下水量中,既包括了垂直入渗量,又包含了从上游水平方向侧渗来的水量。若能从总的抽水量中,分离出这两个分量,并了解其结构比,这无凝将为目前由于  相似文献   
3.
一灌溉回归系数β值的确定,对地下水资源评价伋为重要。近几年,各地陆续做一些井灌回归试验,取得了各种特定环境下的井灌回归系数β_*。同时,对灌溉水的垂直入渗机理、回归水的成因及其与各种影响因素的关系,积累了一定的成果。就目前来说,依搲试验资料计算β值的方法主要有下列两利。 1、水位升值法,包括水丘法、中心试区水位升值法等。该法认为,由灌溉形成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