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3篇
  免费   357篇
  国内免费   521篇
测绘学   280篇
大气科学   189篇
地球物理   276篇
地质学   956篇
海洋学   211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110篇
自然地理   11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8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3篇
  1944年   3篇
  193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中国大别山东南缘首次发现大坝陨坑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介首次在大别山东南缘安徽省境内发现的大坝陨坑构造。经初步评价,知陨坑呈椭圆形,长轴呈北北东向,长约19km,短轴长约12km,最大坑深约2km,是一个有中央隆起区的复杂型陨坑。在卫片上陨坑显示环形影像,地貌形态为一洼地。陨坑基座保存尚好,可对它直观和追索陨坑构造边界。形成于230Ma左右的各类撞击变质岩石系列齐全,其中含有柯石英等典型的撞击变质矿物及撞击碎理等超微构造,特别是在陨坑基座内壁普遍发现有鉴别陨坑构造最可靠的标志——干裂自角砾岩,都证明大坝环形影像是一个典型的陨星撞击坑构造。它的发现,具有很大的科学及经济意义,对今后褶皱山区寻找和研究陨坑构造具有示范和指导作用,同时大大丰富了建设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依据。无庸置疑此发现将促进大别山旅游业的发展及陨星撞击科普知识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于1985年,一颗独特的凸缘微玻璃陨石被发现于采自北太平洋(9°33′N,167°00′W;水深4928m)深海沉积物中。使用各种分析方法对它的显微特征、微结构和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太平洋凸缘微玻璃陨石的形态和结构与达尔文的凸缘澳大利亚石(或玻璃陨石)和查普曼的人造凸缘玻璃陨石相似,从而揭示了玻璃陨石和微玻璃陨石的凸缘结构是由空气动力消融作用的产物。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山东半岛海岸的风成沙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我国的风积地貌,不仅分布面积大,且形态多样;从内陆的巨大山间盆地或高原上的内陆盆地中(主要集中在东经75-125度,北纬35-50度之间的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那里有丰富的第四纪松散砂土层物质,加之我国北方内陆干燥的气候条件,在强劲的风力作用下就形成各种沙丘地貌),一直到地处海洋性气候条件、景色秀丽的滨岸地带都有风成沙丘.  相似文献   
5.
A strain of yeast, which can endure high osmotic pressure, is employed for the sensitive material of the microbial BOD sensor. Two immobilization methods are used, I.e. Calcium alginate gel be ads and PV A gel bea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VA gel beads is better. The influences of osmosis and heavy metal ions on the yeast entrapped in the PVA gel beads are also studied in the experiment.  相似文献   
6.
从太平洋底发现外星撞击地球的痕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偶然发现于太平洋M14岩心中的微玻璃陨石的显微特征和物质成分的全面研究,首次发现了撞击坑反弹结构、亲铁元素铱、锇等异常、不定形碳、未饱和无环碳氢化合物、有机质及多种挥发分子,根据这些痕迹和证据肯定了发生于大约2.14~2.30MaBP的一次外星撞击地球事件,并推测撞击地球的外星可能为一彗星碎片;另根据岩心中微玻璃陨石层同该岩心中地磁事件和地磁倒转的联系,进一步论证了这次外星撞击地球事件的发生.最后,笔者提出了发生撞击事件的时代──2.14~2.30MaBP可作为深入研究和划分地质历史中第三纪-第四纪界线的重要参考时代,有待科学家通过更多的发现和长期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7.
中国陆架海绿石分布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实际资料,简要概括了中国大陆架海绿石的分布规律和形成环境。海绿石的富集区与氧化环境,粗粒沉积和残留沉积区相一致。该研究为恢复古沉积环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林峰  许清辉 《台湾海峡》1990,9(3):251-255
利用潮输沙量的计算方法,估算了闽江口入海口内3个断面所包围区域溶解态镉、铅和铜的收支平衡,从而研究了这些重金属的河口行为。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2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成熟但缺乏3维可视化和分析的能力,而目前的3维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可拥有3维可视化分析能力,然而还缺少2维地理信息系统的便捷。以二三维联动为开发思路的地理信息系统能够解决这对矛盾。本文基于二三维联动GIS的设计方案,以虚拟校园设计与实现为应用实例,利用ArcEngine(AE)实现二三维联动GIS系统的开发设计,对GIS系统的开发做出了一种新的、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始于65 Ma并一直延续至今的印度-亚洲大陆碰撞造山作用是地球演化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构造事件,其演化过程相继经历了主碰撞(65~41Ma)、晚碰撞(40~26 Ma)和后碰撞(25~0 Ma)三个阶段,形成了以雅鲁藏布缝合带为边界的冈底斯主碰撞构造带和特提斯喜马拉雅前陆冲断带,并伴随着一系列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