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地质学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胶东金矿中含铋不透明矿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胶东金矿中发现的几种含铋不透明矿物:自然铋、针硫铋铅矿、板硫铋铜铅矿、辉碲铋矿,对它们的产地、化学成分、光学性质等进行了阐述。这几种矿物在胶东金矿中的出现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矿物热电性进行了简要介绍。研究了金牛山金矿黄铁矿热电导型与微量元素、晶形的关系,并开展了黄铁矿热电性填图工作,说明矿体在深部趋于尖灭。  相似文献   
4.
胶东金矿中浸染状钾长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玉成 《黄金地质》1995,1(3):76-80
对首次在胶东傅家金矿、灵山沟金矿发现的金矿化热液期浸染状钾长石的赋存状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讨论了钾长石化及浸染状钾长石与金矿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山东金牛山金矿黄铁矿热电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在普查找矿工作中,对选出的有利区段和发现的矿点进行找矿评价(以下简称评价)是找矿中的重要一环,这一环做好了,就会事半功倍;如做不好就会使有望矿点不能迅速得以发现甚至得出否定的结论,无望矿点不能迅速给以否定并消耗掉大量的人力物力。对金矿来说,由于其不具备直接的可见性,评价的难度也就较高。目前,我国的地质队伍在评价金矿点时多半还是使用传统的方法:挖探槽,取样(地质样)分析,然后打钻。这种方法不仅周期长、投资大,而且对成矿条件和规律很难有透彻的认识,评价结果也往往不可靠,从而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后果。笔者根据在胶东的工作,对主要的金矿类型(蚀变岩型)提出了“构造—岩矿—化探”三位一体的评价方法。欢迎从事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