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对内蒙古北部地槽区内,现已查明的蛇绿岩带、双变质带、混杂堆积等板块构造遗迹的区域分布、地质产状、岩石及矿物特征,作了概略描述。并进一步阐述了西伯利亚和中朝二大板块,由晚元古代至晚古生代期间,板块构造发育过程——洋壳消减和陆壳增生,直到早二叠世末期两大板块碰合形成统一大陆。对其形成与演化中的主要地质构造、沉积建造、岩浆活动等特征,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阴山带燕山运动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阴山带位于华北地台北缘,燕山旋回时期,受印度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从南北两个方向挤压以及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影响,产生了强烈而频繁的构造运动,可以识别出的构造运动共有五次。与构造运动相伴有花岗岩的侵入、火山岩的喷发活动和大规模逆冲断层发生。尤其是发生在中侏罗世末期的逆冲推覆构造几乎涉及了本区所有侏罗纪成煤盆地,其强度和规模实属罕见,这对研究中生代以来的地壳变形和矿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