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质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扇三角洲沉积体是陆相湖盆重要的油气储集体,确定储层内部砂体叠置关系是油田后期增储上产的关键。以Bongor盆地N油田下白垩统PⅠ油组为例,基于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识别井下单砂体,分析扇三角洲前缘内部构型单元,建立由低位域期、湖侵域期到高位域期的扇三角洲前缘内部构型,研究砂体叠置样式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扇三角洲前缘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及水下分流间湾4类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为主要的单砂体类型,与四级构型单元相对应,存在切叠型、接触型和孤立型3类叠置样式。由低位域期、湖侵域期到高位域期演化过程中,扇三角洲前缘的砂体由高角度前积式、退积式到加积式、低角度前积式变化;平面上,表现为由长帚状、小朵状到大朵状演化。低位域期,具有水下分流河道构型优势,砂体以切叠型为主;湖侵域期,砂体发育有限,以孤立型为主;高位域期,河口坝和水下分流河道构型同时发育,演化为接触型。层序演化控制扇三角洲前缘内部砂体叠置样式与构型展布规律。该结果对扇三角洲前缘储层构型演化及油田后期开发和剩余油挖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世界有色金属勘查进展最大的矿种是铜、金,次为铅锌银、镍钴,钨、钼、锑找矿进展不大。美洲找矿成果最为显著,次为澳大利亚、西南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勘查地球化学的偏提取技术寻找隐伏矿作用显著。这些找矿进展主要启示有:加强基础地质工作,正确选择靶区,选择合理勘查方法是找矿取得成果的前提和关键。攻深找盲是寻找超大型矿床和富矿的重要途径。增加投入,治理好勘查投资环境,吸引外资进行矿产勘查是快速取得勘查成果的重要措施。未来勘查走势是铜、镍走低,金前景不明朗,铅锌、银稳中有升,钨、锑将逐步回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世界有色金属勘查进展最大的矿种是铜、金,次为铅锌银、镍钴,钨、钼、锑找矿进展不大。美洲找矿成果最为显著,次为澳大利亚、西南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勘查地球化学的偏提取技术寻找隐伏矿作用显著。这些找矿进展主要启示有:加强基础地质工作,正确选择靶区,选择合理勘查方法是找矿取得成果的前提和关键。攻深找盲是寻找超大型矿床和富矿的重要途径。增加投入,治理好勘查投资环境,吸引外资进行矿产勘查是快速取得勘查成果的重要措施。未来勘查走势是铜、镍走低,金前景不明朗,铅锌、银稳中有升,钨、锑将逐步回升  相似文献   
4.
张能  李剑波  杨云松  那福超 《岩石学报》2012,28(4):1291-1304
弯岛湖蛇绿混杂岩带是金沙江缝合带西段的重要组成部分。蛇绿岩混杂于上三叠统变质碎屑岩夹变质火山岩中,成份主要为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岩石类型有变质橄榄岩、变质堆晶质辉长岩及其伴生的岛弧型花岗岩系。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蛇绿岩主要为低Ti(岛弧-弧后)型、富集型洋中脊(E-MORB)拉斑玄武岩;与之共(伴)生的基性喷出岩、辉绿岩脉属板内洋岛型裂谷型碱性玄武岩及其过渡类型系列。在变质辉长岩获得全岩Sm-Nd等时线年龄值为232±11Ma,代表了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的形成年龄,可能为洋壳初始俯冲变质的时间。在蛇绿岩上覆的硅质岩中发现有中三叠世拉丁晚期至晚三叠世卡宁早期的放射虫化石,表明弯岛湖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可能形成于中三叠世多岛洋盆或弧后盆地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5.
1957-2008年黑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黑河流域重点控制水文站莺落峡、正义峡实测月径流量观测资料,应用不均匀系数、集中度(期)、变化幅度等方法指标,分析了黑河流域径流年内变化规律;采用累积滤波器和Mann-Kendall秩相关法诊断了各月径流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①对于莺落峡站,总体上各个年代径流年内分配均呈明显的"单峰型"分布,其径流量7月达到极大值...  相似文献   
6.
甘肃肃北石硐沟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硐沟矿区位于祁连造山带西段,中祁连北缘的深大断裂是区内的重要导矿、导热构造,为成矿物质的迁移富集提供了重要的条件。该矿床属中低温热液交代矿床,热液来源与野牛滩花岗闪长岩的侵入作用有关。沿断裂破碎带找矿前景广阔,有发展成大型银多金属矿床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甘肃公婆泉铜矿区植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公婆泉铜矿区植被属荒漠植被类型,主要产出红沙(Reaumuria soongrica)、木本猪毛莱(Salsola arbuscula)及细枝盐爪爪(Kalidium gracle)3种群落。植物可分为富K、Na贫Ca、Mg和富Ca、Mg贫K、Na两种生物地球化学类型。矿区植物中元素平均含量及变化系数大于背景区;元素含量矿区呈偏对数正态或双峰分布,背景区呈对数正态分布。Na、K、Mg、Cu、Pb、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