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3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8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中亚地区的强生态脆弱性、高敏感性特征,有必要开展广域、长期的植被覆盖监测以匹配“绿色丝绸之路”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鉴于此,联合Landsat 5和Landsat 8卫星数据集,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地理空间数据云计算平台,估算了中亚地区1993—2018年间共12期的植被覆盖度。结果表明:(1)中亚地区植被覆盖总体水平较低,但也具有较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2)中亚地区1993—2018年间多数区域植被覆盖趋势较为稳定,哈萨克斯坦丘陵、费尔干纳盆地等区域植被覆盖度呈增加趋势,乌拉尔河流域和锡尔河流域等区域植被覆盖趋势为负。(3)植被覆盖度时序特征上,中亚地区1993—2018年间总体植被覆盖度累积增加3%,其中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植被覆盖分别增加3.96%和5.86%。(4)裸土区呈退缩趋势,面积总计减少25.9×104 km2,低植被覆盖区、中植被覆盖区和高植被覆盖区范围在呈现出的振荡式增加。研究结合遥感大数据和地理云计算对中亚地区进行区域尺度的植被覆盖动态监测,能对中亚地区生态评估和演替分析提供技术支持和定量数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GEE平台和1990—2019年巴宜区Landsat遥感影像,采用像元二分模型、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巴宜区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与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①1990—2019年巴宜区植被覆盖度总体呈稳中有增的趋势,其中,河谷区域增加明显,而高海拔区域相对稳定;②1990—2019年巴宜区气温呈显著升高,降水略有下降,总体呈“暖干化”,气温较降水量对植被覆盖变化更明显,但气候变化对植被覆盖变化影响总体不明显;③1990—2019年巴宜区植被覆盖变化与人类活动有很好的相关性,其中,低、中低、中、中高植被覆盖区域,呈显著的负相关,而高植被覆盖区域呈正相关。本文基于遥感大数据和地理云计算的植被覆盖监测动态监测和定量分析方法,能对高山峡谷区生态评估和演替分析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和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3.
假定城市热岛为低层温度的边界条件,用一个三维原始方程模式模拟低层风场,如果对热岛进行平均,就略去了计算地表能量收支的困难,从而大大简化了模式。由于温度较精确,观测方法简易,此模式便更加令人满意。当空气接近较温暖的城市中心时,局地气流的垂直混合增强,导致城市上风的低层  相似文献   
4.
5.
6.
这次会议由我国甘肃省滑坡泥石流研究会与国际地理学会地貌委员会联合召开,带有讲习班性质,旨在促进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 会议内容广泛,含黄土地貌过程和灾害的理论分析,野外观测和调查,室内模拟与试验,应用、预测和研究进展等。具体内容有:1.黄土地貌及其形成过程;2.黄土侵蚀及其地貌形态和水土保持;3.黄土地貌与经济建设规划的关系;4.黄土工程地貌;5.黄土区灾害地貌,以及灾害的形成机制与防治。  相似文献   
7.
宜居城市的理论基础和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1898 年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是对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带来昂贵代价的反思。宜居城市的提出,成为解决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之一。目前宜居城市研究还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新领域,本文总结了宜居城市的研 究进展和主要学术观点,重点回顾了宜居城市概念、内涵等研究内容,集中讨论了宜居城市的影响因素、评价体系 和评价方法,并指出宜居城市研究还存在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大气中CO_2及其他“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它们已开始增暖地球了吗? 科学家们急切地期待问题的答案,他们还尝试验证气候模式,以便预报在未来一个世纪里,由于温室气体的作用,气温将上升.一般认为,温室气体捕获从地球逃逸的热,并重新释放给地球,继而使地球增暖.就这一答案,科学家们一直未能确信的一个原因是,过去对地球温度的估计几乎只是基于覆盖地球三分之一的陆地资料.  相似文献   
9.
准确获取塑料大棚的空间分布及其动态变化信息对农业发展规划、粮食评估、生态环境监测具有重要意义。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提供精细的塑料大棚形状、边界等细节信息,符合精准农业的发展需求,在重点区域塑料大棚精准调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然而,目前基于高分辨率影像的塑料大棚解译模型面临先验信息不足、难以兼顾解译精度和模型复杂度的难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新型塑料大棚指数(advanced plastic greenhouse index, APGI)与高分红绿蓝(red green blue,RGB)影像的塑料大棚语义分割模型。该模型主要由APGI语义分支、RGB语义分支和RGB细节分支等组成,并使用注意力机制,融合APGI指数包含的可靠先验信息和高分RGB影像提供的空间细节信息。此外,提出一种边界信息引导的模型训练机制,提升模型对塑料大棚边界像素的精确识别能力。研究发现,在注意力机制引导的融合框架下,中分辨率的APGI指数可有效提升高分影像的塑料大棚识别能力。实验证明,所提模型在明显提升塑料大棚解译精度的基础上,大幅精简了语义分割模型的参数量和计算复杂度,满足高分辨率影像塑料大棚快速、精准解译...  相似文献   
10.
以Jason-2卫星雷达测高数据监测洪泽湖水位为例,分析了湖泊水位沿卫星轨迹呈"V"字形分布的原因。分析发现:由于湖泊面积相对较小,受陆地影响,测高波形中陆地反射信号占主导地位,水面反射产生的上升前缘非常小,导致波形跟踪出错。解释了波形形成的机制、造成水位计算错误的原因,结合遥感影像证明了解释的正确性,并给出了相应的波形重定算法。结果表明,该重定算法优于常用的波形重定算法,剔除异常值后水位标准差为0.09 m,为湖泊区域的测高数据处理提供了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