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1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各国地震最早记载及其背景性证据的分析;用时间差分序列的双对数法,进行了地震记载资料丰富程度的探讨;研究了3700年前的全球地震活跃期;给出了公元前2221年至公元1900年105个国家(地区)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区地震P波和S波走时表实测地震的效果如何?本文给出了一系列地震的实测结果,对比J—B表和其他走时表分析表明,建立在中国地区实际观测数据所独立算出的中国地区地震波走时表,更适合于实际情况,用以测定中国地区震中的参数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电子束和螺旋CT机可实现全方位扫描和精密三维重建技术在颅颌面外科和减肥的适应症的应用价值。采用美国Imatron公司的电子束CT(以下简称EBCT),已对76例严重颅颌面畸形患者实行薄层CT容积扫描。将所获CT图象经数字接口传至加拿大ISG公司生产的Allegro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EBCT成像技术能立体的、精细地显示机体组织三维解剖结构,包括骨骼、软组织、脂肪、动脉、静脉及其相互关系,引导主刀切割的路径,提高手术治疗效果。EBCT和螺旋CT作三维重建技术是现代颅颌面外科和减肥外科最主要的诊断方法之一,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预期改装微焦点CT机后,再现畸形或病体模型的程度可以达到亚微米极解剖学的精度,为准确了解和掌握畸形程度并制定合理的手术治疗计划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依据。近年来工业微焦点CT机其空间分辨率已达5-15微米陈椎昌教授等已发展了用于生物医学的研究,今后可对皮下组织作精细的CT成像,对皮肤作粗糙度(或光滑度)的定量分级,以了解整形美容、针炙磁疗减肥与CT影像的微观效果。  相似文献   
4.
应用地震CT技术研究长白山火山的岩浆囊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中国火山学专家报导了长白山火山存在一定的潜在的喷发危险性及其地质背景等研究成果;美国、日本、德国的火山学家到该火山区进行过考察,也认为该火山存在一定的潜在危险性;国家科委根据有关方面的建议,已将“长白山火山危险性的研究”列入专项计划之中;其中有一个子课题是“应用地震CT技术研究长白山火山的岩浆囊”.本文报导的主要内容有:1)1994年张禹慎发展的“上地幔S波三维速度结构的方法”建立上地幔S波RG5.5速度模型,该模型能显示全球任一地区、任一剖面、深至500公里的三维速度结构;他作出世界上20个火山区,其中有17个火山区下面均有明显的S波低速层,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低速层岩浆囊"的存在;已作出通过长白山天地火山的3条速度剖面;该模型显示出:在长白山天池火山下面存在速度的负异常达2.5%的“低速囊”,其深度从38—65公里;其展布范围约100—200公里的范围;2)改进面波品质因数Q值的成像方法,进一步收集200次地震面波记录资料,应用“卷积反投影方法反演地壳面波品质因数Q值的成像系统”长白山火山及其邻近地区面波Q值分布,看出天池地区Q=161比中国地区Q值的平均值偏低很多;这很可能与该地区下面地温偏高和岩层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评述美国五家公司的显微CT(以下简称MCT)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颅凳面病人实际行皮肤切片,显示薄层细胞的基础上,结合MCT做二维和三维的CT成像,成立体,详尽和精确地显示皮肤表层5-10毫米,机体组织三维解剖结构,包括表皮,真皮、脂肪、动脉、静脉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探讨显微CT和螺旋CT机在其成像分辨率提高的进程,再现美容病体模型的程度可达到亚微米级的精度,为掌握病情并制定合理的手术计划提供了重要依据,提高-整形的效果,实现全方位扫描和精密三维重建技术在颅凳面皮肤美容和减肥的适应症的应用价值。结果:显微CT三维重建技术是现代皮肤美容和保健的主要诊断方法之一,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近年来工业微焦点CT机其空间分辨率已达5-15微米,已发展了用于生物医学的研究,今后对可皮下组织作精细的CT成像,以了解形整美容,减肥,对当前的美容和保健产品给予在亚微米级,从细胞发育情况的定量评价,表述其CT影像的微观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用球谐函数拟合地幔范围,地震体波品质因数Q值三维空间分布是否存在拟合收敛性的问题,从数学理论方面进行了推算研究。分析了球谐函数与勒让得多项式收敛的条件,提出了相应的定理,当Q值随深度分布的连续性甚好时,当多项式的项数多到一定的程度,则可证明这种拟和是趋于收敛的.  相似文献   
7.
1.引言对于余震的研究,包括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特征等方面,国内外一些作者已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一次强烈地震的发生,常常伴随着大量的余震,有些地震的余震活动延续几年甚至十几年,时有造成破坏的强余震发生。讨论这些晚期强余震,研究其特征,以及精确测定晚期余震的震级,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较大余震发生的宏观效应,往往受到主震宏观效应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由工业CT发展到工程CT的科学思路与意义,在精密仪器无损检测的过程中,在检测技术的基础上发展了工业CT的技术分支,共所检测的对象,它们的尺寸在1mm~1000mm之间,近年来,中国在建造房,桥梁与堤坝等水工建筑方面出现了许多质量问题,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已引起各界人士的重视,由电磁波。γ射线和超声波等CT技术能得以楼房,桥梁地基和墙体内部的精细的剖面图像,因而检查这些建筑物质量时,开始起到日  相似文献   
9.
在“九五”科技重点项目“中国若干近代火山潜在喷发危险及其监测研究”项目起动之际,作者对于火山喷发危险的监测研究中的CT技术者进行调研,本文总结了这方面的研究3方法和思路,并介绍了中国在这方面的部分成果,展望今后的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10.
试论体视学方法在地球科学中的某些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论述了体视学的科学含义和方法的某些特征。体视学是定量研究人体或生物器官、材料、介质或物体三维组织结构的科学分支:其广泛的含义可以理解为:由天空对象的低维信息和数据,用以获取研究对象的高维(三维或更高)性质或图像特征,包括它们所涉及的定量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并中以应用的一门交叉性科学分支。根据当前科学的发展水平,例举出体视学方法在地球科学中有以下几方面的应用:(1)在监测火山岩浆囊活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