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8篇
  免费   1263篇
  国内免费   1914篇
测绘学   891篇
大气科学   654篇
地球物理   1078篇
地质学   3441篇
海洋学   883篇
天文学   70篇
综合类   412篇
自然地理   766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343篇
  2021年   395篇
  2020年   296篇
  2019年   364篇
  2018年   338篇
  2017年   327篇
  2016年   280篇
  2015年   361篇
  2014年   354篇
  2013年   401篇
  2012年   470篇
  2011年   488篇
  2010年   488篇
  2009年   443篇
  2008年   394篇
  2007年   385篇
  2006年   402篇
  2005年   332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5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7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庆地面最高气温与最大风速年极值的渐近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重庆1951-1990年间地面最高气温和1956-1990年间地面最大风速年极值的记录,采用韦伯分布和耿贝尔分布分别对其渐近分布进行拟合.通过统计推断,找出重庆地面最高气温和地面最大风速年极值遵循的最佳渐近分布--韦伯分布.  相似文献   
2.
利用 12年的Lageos 1卫星激光测距资料 (1990 - 2 0 0 1)解算得到了地球定向参数 (EOP) ,将该序列的结果与同期的EOP(IERS)C0 4进行比较 ,其外符精度为 :极移XP— 0 .4 0mas,YP— 0 .4 2mas ,日长变化Dr— 0 .0 35ms。  相似文献   
3.
结合临沂市几年来开展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实践和探索,对开展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背景、概念及范围进行了论述。认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不能流转的制度已与当前农村经济,特别是小城镇的建设发展严重不适应,允许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已势在必行。开展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对保护土地所有者和失地农民的权益,推动小城镇建设健康发展,规范土地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用GIS定性分析和数值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印度洋大眼金枪鱼延绳钓钓获率与水温的 关系。结果表明,大眼金枪鱼延绳钓高钓获率的出现与印度洋加权水温大面分布存在明显的相互 关系,大眼金枪鱼的渔获适温在14~17℃间。建议测量200m水深处的水温作为海上生产时的参 考。  相似文献   
5.
广西沙田柚农业地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田柚生长好坏、产量品质高低 ,与所在地质环境有密切关系 ,种植在碎屑岩和花岗岩环境区及河流阶地、江心洲、山麓地貌环境区的沙田柚 ,长势好、产量品质高。种植在碳酸盐岩环境区及山坡型、岩溶洼地地貌区的沙田柚 ,长势差、产量品质低。影响沙田柚长势、产量品质的关键元素是Na,Na是沙田柚的特需元素。  相似文献   
6.
提出一种基于负反馈权值的动态网络负载调度算法。算法主要用在多出口路由器上,其执行效率高,开销小。基于算法的多出口路由器不仅能够很好的保持出口间的负载均衡。还具有良好的出口容错性能。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系统的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及硅、氧同位素等研究,探讨了羊蹄子山-磨石山钛矿区无矿白色硅质岩和富钛硅质岩的成因及形成地质构造环境。研究结果表明,呈厚层状产出的无矿白色硅质岩具较高的SiO2、Al2O3含量及Al/(Al Fe Mn)、Al2O3/(Al2O3 Fe2O3)比值,稀土元素总量很低,其北美页岩标准化配分模式为向右倾的曲线,无明显铈异常和铕异常,表明其形成于受陆源影响的大陆边缘构造环境;赋矿岩系中薄层状富钛硅质岩的TiO2、Fe2O3、Cu、V含量较高,但Al/(Al Fe Mn)、Al2O3/(Al2O3 Fe2O3)比值较低,稀土元素总量较高,北美页岩标准化曲线为明显左倾型-平坦型,具弱的负铈异常,表明其形成于洋脊及附近环境。两种硅质岩的δ30Si值为变化较小的负值,与热水沉积和某些生物成因硅质岩的硅同位素组成相似,两者的δ18O值范围和平均值均相似。两类硅质岩的成因及形成构造环境不同,富钛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矿床的形成与本区元古宙海底火山热液喷流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guochunli 《地质学报》2008,82(1):1274-1284
赣南崇义县淘锡坑钨矿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东段,属于以黑钨矿石英脉型为主的钨多金属矿床。矿床形成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作用有密切关系,石英矿脉受一组北西向断裂控制,穿切新元古界。本文在淘锡坑钨矿区3个揭露到花岗岩体顶部的中段(206、106、56中段)采集到岩体顶部云英岩样品,利用40Ar/39Ar同位素定年测得云英岩中的白云母的坪年龄分别为152.7 ± 1.5 Ma(206中段),153.4 ± 1.3 Ma(106中段),155.0 ± 1.4 Ma(56中段)。与前人用其他方法测定的花岗岩成岩和成矿年龄几乎一致。花岗岩和云英岩全岩稀土元素均具有M型四分组效应和强烈的Eu亏损特征,反映出花岗质岩浆经历了高度分异演化及其岩体结晶晚期流体/熔体相互作用。综合前人在南岭地区同类矿床的研究资料,可知南岭地区160~150Ma成岩成矿作用主要分布于南岭中-东段,可能为大陆边缘弧后岩石圈伸展的构造动力学背景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10.
The alkenone unsaturation index UK′37 has been applied to reconstruct past temperature changes in both marine and lacustrine systems. However, few studies have addressed whether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the C37:4 alkenone to the total C37 production (%C37:4) can reflect surface salinity changes in lacustrine systems. Here we present long-chain C37 alkenone distribution patterns in surface sediments from Lake Qinghai, China. Surface sediments were sampled over a large range of surface salinity changes (1.7-25 g/l) within Lake Qinghai and its surrounding lakes, while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at these sampling locations should be relatively small. We have found that %C37:4 varies from 15% to 49% as surface salinity decreases. We tentatively describe this %C37:4-salinity link with a general linear regression: %C37:4 = 53.4 (±7.8) − 1.73 (±0.45) × S (n = 28, r2 = 0.62), although step-wise %C37:4 changes in response to salinity variation may exist. UK′37 values vary between 0.10 and 0.16 at these sites and the inferred range of lake water temperature changes is ∼2-3 °C, suggesting that UK′37 largely reflects temperature signal across a large salinity range, consistent with previous findings that UK′37 can indicate temperature changes over a large diversity of environmental settings. We have also found that UK′37 values are correlated with salinity changes (r2 = 0.4), and thus cannot exclude potential temperature effect on %C37:4 and salinity effect on UK′37 in this study. However, even extreme estimates of temperature differences within the lake are still unable to explain the observed %C37:4 changes. We therefore suggest that %C37:4 could be used to infer past lake salinity changes at a regional sca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