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任何物体的运动,可以用六个自由度来描述,地运动也不例外。除了目前地震观测中感兴趣的沿三个座标轴的平移外,应该还存在着三个绕轴的转动。苏联学者加利津首先提出用地震仪记录地震时的地表倾斜(即绕水平轴的转动),他的想法在实验室中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2.
问题的提出佘山台是我国最早的一个地震记录台站,1908年增设了一台德制魏歇尔E、Wiechert无定向水平地震仪,从1909年4月13日开始就有地震记录资料,记录清晰,特别适宜于发生在亚洲地区的强震记录。仪器示意图见图1。仪器有两个自由度的无定向摆,置在卡登(Cardan)簧上。仪器的重锤重1200公斤。地震时仪器受到水平力作用,支架与重锤产生相对向运动(利用机械杠杆放大带动阻尼器及记  相似文献   
3.
HS—1盒式数字磁带机的研制,是把普通立体声机机芯改装为记录机构,并研制符合要求的写读电路,它是一种具有较高精度、高记录密度、廉价的便携式数字记录器,可供流动台网或其他场合应用。当多路的模拟地震信号往数字采集系统——768多路数字化地震遥测系统(发端)处理,并以串价码形式输出时,HS—1盒带机可以不失真地记录这些信号。因此,盒带机在系统中起到了存贮信息和替代有线或无线通道而传输信息的作用。若整个系统具有判别地震并能发盒带机起动的功能,那么同样一盒磁带可以存贮和传输有用的地震信号  相似文献   
4.
笔者于六十年代研制的QZY—Ⅳ触发式强震仪,曾布设在京、津、唐地区和云南省等多震、强震区,得到过一些强震的加速度记录。但把加速度仪放置在一般台站上作连续观测,这则是笔者对强震观测工作的继续和发展。1984年我们研制了台站用加速度计,放在浙江黄湖地震台上。1985年2月15日12点14分南黄海的3.7级地震,仪器记录的波形,成为国内首次在一般台站上得到的连续记录的加速度参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