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2篇
  20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基于东北地区已有的宽频带流动台阵远震数据,利用波场延拓和分解的H-β网格搜索法,对松辽盆地的沉积层及地壳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松辽盆地的沉积层厚度为0.2—2.5 km,整体呈现中央坳陷区厚、边缘薄且西南地区最薄的分布特征;研究区地壳较薄,厚度介于24—34 km之间,其横向变化特征与沉积层厚度分布具有一定的对应性。依据沉积层和地壳的厚度计算了地壳伸展系数,其平均值接近于以往接收函数研究估测的岩石圈伸展因子。因此,本文推测松辽盆地在伸展构造过程中,其地壳和岩石圈的减薄以纯剪切模式为主。此外,松辽盆地具有较高的地壳平均波速比vP/vS,暗示盆地下方岩石圈地幔的减薄过程中可能存在岩浆的底侵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页岩气水力压裂开采区地震活动剧增的现象,引起社会公众、政府、产业部门和科学家的广泛关注.利用2010年至2021年期间四川南部区域台网和流动台站记录的近震P波和S波到时数据,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对泸州及周边地区地震位置和地壳浅部介质结构进行了联合反演.重新定位后,中小地震震源深度主要处于2~10 km范围内.在空间上,地震活动呈现丛集特征,集中在螺观山背斜和古佛山背斜之间的低缓区内,并具有一定的时空迁移特征.背斜以南区域和泸县M6.0地震震中处,可观测到北西走向的地震丛集现象,与区域内已知断层分布并不一致.成像结果显示,在地壳浅部,背斜之间低缓区内的S波(VS)速度结构存在横向分区特征,中北部地区表现为明显的高速异常,对应的波速比(VP/VS)值较低,且大部分地震分布在这些异常体内.但泸县M 6.0地震震源区位于P波和S波的高、低速异常的交界地带.结合其他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推测泸县地震发生在一条北西走向、以逆冲为主高角度的调节断层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