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88篇
测绘学   76篇
大气科学   79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160篇
海洋学   83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vertical migration of diatoms in mud-flats was studied in littoral of Xibian, Longhai County and Xiao'ao, Lianjiang County, the dominant species being Gyrosigma spencerii and Hantzschia virgata respectively. Both light and tide ar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vertical migration of diatoms. With the advent of tide, the diatom community disappears from the surface. It reappears gradually when exposed to light. In the dark, the diatoms never appear in great quantity on the surface in laboratory or in littoral. Whether in the light or in the dark, the diatoms aggregate in maximum numbers in the upper 2 mm of the sediment. But when the tide has covered the sediments for 4 hr, Hantz. virgata penetrates the mud down to a depth of 14 mm, Gy. spencerii, 12 mm. We have found that Gy. spencerii posseses phototaxis, but no tide rhythm and no day-night rhythm in our laboratory.  相似文献   
2.
云南米虾研究及新种的描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云南省的米虾共9种,其中包括4新种。标本采于1983年3—6月。其新种为:1.滇池米虾:额角上缘和后缘的齿均多,且其末端有1/3—1/2的无齿区。2.异指米虾:额角上、下缘的齿均多,第三步足雄性指节较雌性宽阔,且刺也显著粗大。3.长棍米虾:第二腹肢的雄性附肢特别延长而多刺。4.喻氏米虾:额角下缘齿数显著多于葛氏米虾。  相似文献   
3.
詹滨秋 《海洋科学》1987,11(6):57-61
海洋污染和微量元素在海洋及河口天然循环研究中,微量金属元素的准确测定多年来一直受到科学家们的重视。为了估价环境的污染程度,研究微量金属分布和变化特征以及迁移过程,准确测定海洋中微量金属的背景值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中华半管藻的营养细胞和休眠孢子的形态结构显示:营养细胞上下壳各具一个线性裂口而不外突的唇形突,壳壁上的眠纹放射状,爪状连接刺上有零散的单孔,从单孔分泌胶质与相邻细胞连接;休眠孢子双凸透镜形或近球形,壳厚,表面平滑无纹饰,上壳面边缘具8~16根分叉长刺,下壳面具微刺,外围有一裙状物,其上有微孔。两类细胞不同的形态特征反映其不同的生态适应。  相似文献   
5.
Two new species (Nitzschia sinensis Liu, sp. nov. and Podosira granulata Liu, sp. nov.) and one new variety (Xanthiopyxis microspinosa var. ellipticus Liu, var. nov.) collected from the urface sediments off the southern Huanghai Sea and the East China Sea are described and a list of diatoms from the surface sediments in the survey area and some new records in China are attached.  相似文献   
6.
7.
主要研究了青岛大气污染物质SO2对雾水酸度的控制作用,用实测结果统计得到雾得水PH值与Cso2的经验关系式,青岛、烟台等地雾水pH值与计算值吻合一致,表明统计关系的合理性。通过对青岛雾水中SO2清除率的估算,说明在青岛雾期,人为污染物质所占比值越高,其污染物质沉降百分率也越高,存留在大气雾中百分率就愈低。  相似文献   
8.
海洋植物上的附着硅藻是贝类及鱼虾幼体的饵料,它的繁衍生息关系到经济动物的产量,且影响着经济藻类的产量和质量。金德祥在三十年代研究了厦门、平潭海藻洗液中的硅藻。后来厦门大学生物系硅藻科研组结合生产实际,调查了坛紫菜的敌害硅藻。在国外,Carter(1932—1933),Aleem(1949,1950,1969,1973),Edsbagge(1965,1966,1968),Castenkolz(1962,1966),Sullivan(1977,1979,1980)等人,广泛地探讨了附着硅藻的分布、群落结构及与宿主的相关性,积累了丰富资料。我们从1980年12月起,对九龙江口潮间带海洋植物上的附着硅藻进行了周年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九龙江口位于24°24′—24°29′N、117°49′—118°5′E之间,气候属亚热带。关于油泥硅藻的研究,在国外,Aleem(1949,1950)等作了系统而全面的论述;在国内,除了生产实习记录以外,尚未见正式报告。本文叙述了油泥硅藻的平面分布、季节分布和潮区分布。  相似文献   
10.
匙指虾除少数为大型个体外,多数均为体长仅20-30mm的小型淡水虾类。在中国已报道有7属100多种。在检查多年来从全国各地收集的匙指虾标本中,发现有三个新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