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8篇
  1994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我国地震地下水化学监测工作自1968年先后在全国各省、市开展以来,陆续有几百个水点投入观测。十几年来获得不少宝贵的水文地球化学动态资料和某些强震前的地下水中化学成分的异常变化资料。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资料,我们从全国范围内选用六十四个观测点,将1969年至1982年12月底以前的资料进行汇编,从1983年起将按年陆续汇编。资料内容包括多数点的水中溶解氡、水温、流量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震地下流体监测系统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铁城  鄂秀满 《中国地震》1994,10(3):277-286
本文对我国地震地下流体监测系统的观测台网、观测项目、观测仪器、观测效能等的现状作了较详尽的论述,明确指出地下流体所观测的前兆信息十分丰富,映震灵敏,预报效能好,在地震预报和为国民经济服务中有很大潜力,同时也探讨了我国地震地下流体监测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文中提出建立多层次的地下流体监测体系,加强地下流体综合观测,强化地下流体观测网的科学性,优化观测项目,逐步实现观测技术现代化,特别强调要大力开展基础理论研究与国际合作,不断提高我国地震地下流体监测预报的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3.
4.
十二、流体力学与化学反应动力学结合的理论模式“有梯度就有动力,有动力就有物质迁移”。这是地壳内流体(水、气)与围岩(矿物)间物理化学状态的永恒定律。自然界地下流体(水、气)在地壳内与岩层(岩石与矿物)是同处于开放一永在变动的系统中,水一岩之间进行的是...  相似文献   
5.
1986年9月5日至10日,由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主持的全国地震水化基本台网验收现场会议在天津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地震局(办)台管部门负责人、地震水化基本台网Ⅰ类台负责人和台网验收领导小组成员以及1986年接受验收的Ⅱ类台代表共70余人。国家地震局原副局长林庭煌、分析预报中心副主任马宗晋和天津地震局局长尹伯忠、副局长尹集刚出席了会议并作了讲话。 为了贯彻国家地震局提出的在“七·五”期间要加强地震观测系统现代化建设的精神,首先应加强对地震水化监测  相似文献   
6.
一、我国地震水文地球化学观测工作的发展历史 1966年3月邢台相继发生6.8和7.2级强震后,在已故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我国地震预报工作很快建立和发展起来,地震地下水(当时只有水位和水氡)也做为地震前兆观测项目之一投入现场观测,先后有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及贵阳地球化学所等单位,分别在邢台震区内的宁晋、隆尧、四芝兰和京、津地区建立了水化和水位观测站或观测点。自1968年有正式观测资料以来至今已有18年的观测历史,18年来该项工作经历了三个明显的发展阶段,即:初期建立与快速发展阶段;经历强震检验与经验积累阶段;完善观测系统和调整巩固阶段。  相似文献   
7.
1985年11月26日至12月18日在福建省南靖县汤坑热水盆地进行了水压致裂试验。我们在现场使用α-600型自记测氡仪、α-400型测氡仪、CRM-4型自记测氡仪、FD-841氡管仪以及XG-3型测汞仪等几种仪器,对区内的6个钻孔和2个温泉(图1)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开展水化观测工作较早的国家之一,早在1966年邢台地震后就已开始此项工作,于1968年正规建点进行系统观测。现就十二年来所取得的资料和成果,对该手段进行初步评价。一、观测点的布局:我们根据在重要构造部位上建立观测点和在重要监视区建立观测网的布点原则,在华北形成了以京津唐为中心的水化观测网,在南北地震带形成了水化观测井(泉)带,以测氡为主的观测点则遍布全国。这种布局使我们能够在震前取得震中、震中附近及外围数百公里水化组分变化的资料,在海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