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地球物理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通达性被认为是评价交通网络的方法中一项综合的、直观的评价指标,并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城市规划、区域空间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等多种领域。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陆域范围为研究区,通过运用空间句法模型和网络分析算法,获取路网集成度和等时圈数据并进行GIS可视化表达,定量分析研究区路网发育的空间结构性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蓝色经济区内路网体系发育较为成熟,路网线段集聚明显;线段式空间分布格局呈“点-轴”状发散,轴线式空间分布格局呈“干-枝”状发散,形成了区域内部的核心圈与外围圈的互连互通;②城镇区域可达性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中心性和周边路网发达程度,而青岛市和潍坊市位于区域的核心位置,通达性好且对整个区域路网的控制作用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从近几年发生的特大自然灾害事件中可以发现,社交媒体平台正日益成为普通公众及时发布和获取灾情信息的最主要、最便捷的新途径,在这类平台获取的数据中隐藏了大量记录灾情现状的文字、图片等信息。文中首先对海量的历史灾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构建了面向地震应急的信息类别体系和危急度评价体系;基于此训练了用于信息分类的朴素贝叶斯模型,模型的准确率为73. 6%;同时采用机器学习模型和语义计算模型这种特征融合的分类方法,对灾情信息的危急度进行评价,评价模型的准确率为89. 2%。该模型能够在震后实时地对自媒体中出现的灾情信息进行爬取、分类和评价等操作,可从海量的自媒体信息中挖掘出少量危急又重要的信息,以辅助震后的灾情研判和精准救援。文中最后以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地震事件为例,从地震烈度速报、震后精准救援2个角度对挖掘数据的可用性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