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6篇
大气科学   120篇
地球物理   2篇
海洋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
西沙永兴岛西南季风期大气中Cl^—和SO4^=核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吴兑  毛伟康 《热带气象》1990,6(4):357-364
  相似文献   
3.
关于雨滴在云下蒸发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吴兑 《气象学报》1991,49(1):116-121
顾震潮、Mason、Twomey、北京大学云物理教学组、Kuhme等均曾讨论过雨滴的蒸发问题。他们认为雨滴与环境的热交换随时达到平衡,未考虑雨滴蒸发消耗热量与环境向雨滴传导热量的补偿不平衡;以及雨滴在下落中保持高层较低温度的倾向(热滞后),从而造成的滴表面饱和水汽压保持在较低水平,抑制了蒸发的情况。本文通过对云下雨滴下落蒸发过程的数值试验,讨论了:①下落的雨滴由于蒸发消耗热量,温度比周围环境低,并有保持较高层次的较低温度的倾向。②在不饱和大气  相似文献   
4.
利用天气雷达定量测量降水,最常用的是雷达反射因子法。通过计算宁夏平原7个站1983年6—9月的4618份地面雨滴谱资料,给出了该地区不同雨型间的Z-I关系,并对在该地区使用这些关系定量测量降水的结果进行了检验,平均相对误差在30%左右。  相似文献   
5.
西沙群岛大气中海盐粒子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分析了在西沙永兴岛观测的Cl^-海盐核资料,主要结果有:(1)东北季风期干直径大于2μm的Cl^-核平均浓度878个/L,平均含盐量105.4μg/m^3,其中干直径大于4μm的特大核平均为190个/L,最大间观测到干直径57μm的Cl^-粒子,均较该地在1987年5月西南季风盛行期的观测值高。谱型呈准单调下降的幂函数递减谱。(2)随距海面高度增加海盐粒子浓度与含盐量均有所减小。(3)Cl^-粒子  相似文献   
6.
南岭山地高速公路雾区恶劣能见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13  
使用2003年10月-2005年3月南岭山地京珠高速公路粤北段云岩雾区路段5套能见度仪的每分钟能见度资料和3套自动气象站的每分钟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资料, 分析研究了南岭山地高速公路雾区浓雾的能见度特征.结果表明, 南岭山地高速公路雾区各月雾日频率以1月最多, 近一半的天数都有雾; 3月次之, 7月最少.11月到次年5月雾日占全年雾日的80%以上, 形成明显的"雾季".南岭山地高速公路雾区浓雾存在日变化, 雾的频率在一天内凌晨最高, 午后最低, 明显比辐射雾的日变化小, 说明夜间辐射降温虽然不是南岭山地高速公路雾区起雾的主要原因, 但还是起到了一定的加强作用.虽然南岭山地雾区大气中含有丰富的凝结核, 南岭山地形成浓雾还是需要较高的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至少要达到91%以上才能形成雾.在雾区出现5.2 m/s的大风时仍然有雾, 有雾时90%以上的风速在3 m/s以下, 有几乎一半的浓雾出现时风速在2 m/s左右, 这与辐射雾形成时大都是静小风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照.南岭山地高速公路雾区浓雾受地形影响比较大, 迎风坡出现雾的频率比背风坡高.  相似文献   
7.
飞机人工降水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兑 《气象》1980,6(2):36-37
一、播撒区概况: 宁夏位于青藏高原东北侧,内蒙古高原西侧,境内地形复杂。在人工降水作业中,我们选定的作业区南限为36°N,北限为40°N,面积大约60,000km~2(见图1)。  相似文献   
8.
Using the composite field observational data collected in the area south of the Nanling Mts. and numerical modeling, the seasonal features of dense fog and visibility, fog drop spectrum and physical concept of fog forming have been analyzed. The occurring frequency of low visibility(≤200 m) is very high with a mean of 24.7%, a maximum of 41.8% from the end of autumn to winter and next spring. The fog processes that occur in the area south of the Nanling Mts. in spring and winter result from the interactions of complicated micro-physical processes, the local terrain, water vapor transportation and the influencing weather system. The fog processes are arisen from advection or windward slope, which is much different from the radiation fog. Cooling condensation due to the air lifted by the local mountai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fog formation. Windward slope of the mountain is favorable to the fog formation. Dense fog can occur at lower altitudes in the windward slope of mountain, resulting in the lower visibility. The fog is mainly of small-drop spectrum with smaller number-density than that of urban fog, and its drop spectrum has descending trend in the section of smaller diameter. The invers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g water content and visibility is the best among several relationships of micro-variables. In addition to micro-physical processes of fog body itself, the motion of irregular climbing and crossing over hillside while the fog body is being transported by the wind are also important reasons for the fluctuation of micro-physical parameters such as fog water content.  相似文献   
9.
几种大气稳定度分类标准计算方法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讨论了适用于城市环境中的稳定度参数(莫宁-奥布霍夫长度L、梯度理查森数Ri、总体理查森数Rib)的稳定度分类标准的计算问题,并利用北京市325m气象塔的梯度观测资料,采用D.Golder、Irwin和Houghton提出的3种不同的稳定度分类标准计算方法对总体理查森数Rib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对于北京地区,采用Irwin提出的稳定度分类标准相对合理。  相似文献   
10.
珠江三角洲大气气溶胶对地面臭氧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表明在珠三角目前的污染状况下,至少一半以上的紫外辐射被大气气溶胶衰减,如此大幅度的紫外辐射衰减对城市生态系统和物种化学循环,尤其是臭氧光化学反应过程有重大的影响.利用地面观测的臭氧、紫外辐射、气溶胶辐射特性参数以及辐射和化学模式定量评估了大气气溶胶对地面臭氧影响的显著性.实例分析表明,珠三角大气气溶胶和紫外辐射与臭氧之间的相关性显著,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与地面PM10的浓度相关性高达0.98,AOD与相应时次的紫外辐射和臭氧的反相关性明显,相关系数可达-0.9.分析表明气溶胶污染通过衰减紫外辐射可显著降低臭氧的产率,AOD为0.6时臭氧的午间峰值区消失,AOD至1.2时午间峰值区呈下降趋势,造成午间臭氧的生成产率明显降低.目前干季(10,11,12和1月)广州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550 nm≥0.6(AOD340 nm≥1.0)的出现概率为47%(55%),珠三角在干季出现臭氧极大值的机会少与严重的气溶胶污染抑制臭氧峰值的出现应有密切的关系.分析表明应用辐射化学模式计算气溶胶的辐射效应时对单散射因子(SSA)十分敏感,表明应用辐射化学模式计算臭氧的产率时应慎重选取合理的单散射因子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