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质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锂(Li)是一种战略关键金属,岩浆阶段主要在花岗质岩石中得到富集和结晶.由于具有不相容和富挥发性等性质,锂对花岗岩的成岩成矿具有重要的制约.文章利用电子探针、LA-ICP-MS等分析手段,对湖南香花岭地区癞子岭和尖峰岭花岗岩进行系统岩相学、主微量和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1)花岗质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Li含量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2.
湖南香花岭矽卡岩型锡矿床是南岭地区一个重要的锡多金属矿床,发育有丰富的含锡矿物。在野外和显微镜下观察 基础上,文章利用电子探针技术系统分析了香花岭矽卡岩中含锡矿物的矿物学特征,探讨了锡的成矿过程、成矿流体以及 锡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香花岭矽卡岩中含锡矿物由锡矿物(锡石、尼日利亚石、孟宪民石等)和富锡矿物(韭闪石、 尖晶石、葡萄石、塔菲石等)组成。锡的成矿有三个阶段:矽卡岩早阶段,Sn进入尖晶石、韭闪石等造岩矿物中,形成富 锡矿物;氧化物阶段,锡矿物如锡石、尼日利亚石、孟宪民石等逐渐晶出;晚期热液阶段,早期含锡矿物热液蚀变原位析 出锡石,或富Sn热液交代早期矿物形成了富锡环边。矽卡岩中成矿流体富含F,CO2,Li等挥发组分,控制了Sn的富集、迁 移、结晶等过程。香花岭矽卡岩中Sn根本上来源于地层,锡的成矿过程反映了Sn在地壳中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3.
以强台风“天兔”正面袭击汕尾导致风灾为例,介绍地级台站在台风预报、预警服务中的思路,即根据台风的强度和移动趋势进行台风预报,结合区域地形特点,借鉴历史台风个例,参考环流形势及台风路径数值集合预报产品,从而提前一定的时间段,初步预测出台风对本地的影响程度和灾害类型;进行预报时,应从防灾减灾的角度来考虑,不能按照最大概率来得出结论,忽视台风正面袭击的最坏可能.当台风路径预报出现失误时,应通过及时和灵活的预警服务,最大限度地弥补预报失误可能造成的防御疏漏,达到防灾减灾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汕尾新一代天气雷达在试运行期间发现雷达产品图中存在海杂波的异常干扰.除具备一般海杂波出现时间不确定、发现于低仰角近处、具有强度和速度等特征外,汕尾站的海杂波还有频繁出现、形状“规则”的特点.经过对可能的机内干扰的排查,汕尾站排除了接收机通道干扰导致出现异常海杂波的可能,确定了是因RDA信号处理板的问题导致海杂波异常.经...  相似文献   
5.
浙江临安石室寺伟晶岩位于河桥岩体西北面,属于典型的Nb-Y-F (NYF) 型伟晶岩,富含大量稀有稀土矿物。本文在野外考察和显微镜观察的基础上,结合电子探针背散射电子图像观察与矿物化学成分分析,系统鉴定了石室寺NYF 型伟晶岩中的稀有稀土矿物,揭示了稀有稀土元素的富集、迁移、结晶与成矿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 石室寺伟晶岩中的稀有稀土矿物有铌钽矿物(铌铁矿、铌锰矿、重钽铁矿、细晶石等)、钇矿物(褐钇铌矿、黑稀金矿)、钨矿物(黑钨矿、 白钨矿、铌钨矿物)、铈矿物(独居石、氟铈矿、氟碳铈矿) 和钍矿物等。(2) 铌钨系列矿物的WO3含量在8.30~70.51 wt%之间呈规律变化,可能为铌铁矿与黑钨矿之间形成的一系列多体矿物。(3) 铌铁矿LA-ICP-MS U-Pb 定年结果显示,石室寺伟晶岩的形成年龄为133±2 Ma,与河桥花岗岩具有成因联系。(4) 石室寺NYF 型伟晶岩中稀有稀土元素的成矿过程与其岩浆的结晶演化密切相关:岩浆阶段,锆石、钍石与独居石等矿物最早晶出;岩浆—热液阶段,黑稀金矿、铌铁矿、褐钇铌矿、氟铈矿等稀有稀土矿物逐渐结晶;热液阶段,黑钨矿、铌钨矿物相继形成,同时早期的独居石、氟铈矿受晚期热液交代形成次生铈矿物。  相似文献   
6.
汕尾市近53年的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汕尾市1953~2005年共53年的气侯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汕尾市53年来年平均气温以0.011 ℃/年的趋势变暖,一年之中冬季的变暖最为突出;年平均降水量总趋势以9.052 mm/年的变化率增长,但非汛期却在以14.59 mm/年的变化率减少.  相似文献   
7.
浙江临安石室寺伟晶岩位于河桥岩体西北面,属于典型的Nb-Y-F (NYF) 型伟晶岩,富含大量稀有稀土矿物。本文在野外考察和显微镜观察的基础上,结合电子探针背散射电子图像观察与矿物化学成分分析,系统鉴定了石室寺NYF 型伟晶岩中的稀有稀土矿物,揭示了稀有稀土元素的富集、迁移、结晶与成矿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 石室寺伟晶岩中的稀有稀土矿物有铌钽矿物(铌铁矿、铌锰矿、重钽铁矿、细晶石等)、钇矿物(褐钇铌矿、黑稀金矿)、钨矿物(黑钨矿、 白钨矿、铌钨矿物)、铈矿物(独居石、氟铈矿、氟碳铈矿) 和钍矿物等。(2) 铌钨系列矿物的WO3含量在8.30~70.51 wt%之间呈规律变化,可能为铌铁矿与黑钨矿之间形成的一系列多体矿物。(3) 铌铁矿LA-ICP-MS U-Pb 定年结果显示,石室寺伟晶岩的形成年龄为133±2 Ma,与河桥花岗岩具有成因联系。(4) 石室寺NYF 型伟晶岩中稀有稀土元素的成矿过程与其岩浆的结晶演化密切相关:岩浆阶段,锆石、钍石与独居石等矿物最早晶出;岩浆—热液阶段,黑稀金矿、铌铁矿、褐钇铌矿、氟铈矿等稀有稀土矿物逐渐结晶;热液阶段,黑钨矿、铌钨矿物相继形成,同时早期的独居石、氟铈矿受晚期热液交代形成次生铈矿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