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7篇
海洋学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浮游植物计数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光光度法等分析方法,探索了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在批次培养过程中氮磷吸收、产毒、生物量、p H等参数的动态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微小亚历山大藻对磷的吸收迅速,可以将磷储存于体内,待生长使用。该藻对氮的吸收相对缓慢,环境中氮缺乏时,产毒量不再增加,说明氮对产毒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在第二对数期中出现了碳限制环境,导致叶绿素a在碳限制条件下无法表征藻的生物量,相反,叶绿素a和生物量呈负线性关系,可能是叶绿素转化成其它含碳物质,用于生长。毒素不仅存在于细胞体内,培养液中(胞外)也含有毒素,并且胞外毒素从稳定期开始逐渐升高。胞内毒素的组成中GTX1/4占据绝对优势,GTX2/3含量相对较少。生长延缓期和第一对数期,各种毒素组成比例相对稳定,而在随后的生长期内,GTX1/4在总毒素中的占比逐渐上升,GTX2/3占比逐渐下降,表明微小亚历山大藻毒素组成会随着生长周期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辽宁省中部城市群空气环境质量的特点、趋势和经济发展需求的分析,概述了城市群效应,大气污染状况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应用高斯模型和ADMS-城市模型分别计算了辽阳地区在不同条件下的SO2日均浓度 ,并与实测浓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应用ADMS-模型可以得到与实测浓度较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矿物组合和微量元素相关分析等方法 ,探讨科尔沁至沈阳沙尘特征矿物与工业粉尘特征元素的空间分布与含量变化规律和气象条件特征 ,从而得出科尔沁沙地沙尘在强西北风作用下 ,对其下风方沈阳大气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并为沈阳“黄雨”“黄雪”的形成机制和黄沙的来源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东沙西南海域表层底栖有孔虫碳同位素对冷泉活动的指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底栖有孔虫碳同位素负偏记录是冷泉活动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南海北部东沙西南海域4个含碳酸盐结核的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6种底栖有孔虫进行了氧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表生属种Discanomalina semiungulata、Cibicides wullerstorfi、Cibicides pseudoungerianus、Cibicides lobatulus的碳同位素,相对同水深南海现代表生底栖有孔虫有明显的负偏记录,尤其是表生种D.semiungulata基本都偏负;内生种Lenticulina orbicularis也有部分负偏,而Uvigerina auberiana的碳同位素则明显偏正;几种底栖有孔虫的碳同位素波动幅度都明显较大,明显超出了南海最近两个冰期-间冰期旋回中碳同位素的变化幅度。其中生活在蠕虫管壁上的活体底栖有孔虫D.semi-ungulata和C.lobatulus的同位素都呈明显的负偏,认为该区底栖有孔虫碳同位素这种负偏和波动幅度大可能是由于冷泉活动造成的。活体底栖有孔虫碳同位素负偏表明该区可能存在有正在活动的冷泉,其中表生种D.semiungulata的大量出现可以作为南海冷泉活动的一个潜在指示标志。  相似文献   
6.
科尔沁沙地至沈阳沙尘矿物组合与微量元素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矿物组合和微量元素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科尔沁至沈阳沙尘特征矿物与工业粉尘特征元素的空间分布与含量变化规律和气象条件特征,从而得出科尔沁沙地沙尘在强西北风作用下,对其下风方沈阳大气环境产生明显影响。并为沈阳“黄雨”“黄雪”的形成机制和黄沙的来源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在试图通过一株微小亚历山大藻Z1(AlexandriumminutumZ1)来生产和制备膝沟藻毒素(gonyautoxin GTX)的过程中,利用不同温度、光照强度对Z1进行批次培养,采用浮游植物计数板法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法(HPLC-MS)监测生长状况和检测毒素的含量和组成,探索适宜的生长和产毒条件。结果表明,微小亚历山大藻Z1在15~30℃的温度范围内和15.6~125μEm-2s-1光强范围内都可生长和增殖,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生长光强为62.5~125μEm-2s-1。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毒素含量出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平稳期,而毒素中GTX1/4占总毒素的摩尔含量比不断上升,相应地GTX2/3的占比不断下降。适中的温度(25℃)和光照强度(62.5μEm-2s-1)都可以促进Z1的毒素总含量及GTX1/4占总毒素的摩尔含量。掌握这些产毒规律,为利用微小亚历山大藻在生产麻痹性贝毒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辽宁省中部城市群空气环境质量的特点、趋势和经济发展需求的分析,概述了城市群效应,大气污染状况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用ADMS-城市模型与一般高斯模型预测SO2浓度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力 《辽宁气象》2002,(2):26-27
应用高斯模型和ADMS-城市模型分别计算了辽阳地区在不同条件下的SO2日均浓度,并与实测浓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应用ADMS-模型可以得到与实测浓度较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2010-07-27凌晨,四川省汉源县万工集镇后山因持续暴雨而突发高位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最大滑程约1.4 km,启动时滑坡体约48×104m3,沿线裹挟和铲刮沟谷及其两侧边坡松散体,到达坡脚部位滑坡碎屑流体积增大至100×104m3,最终导致沿沟的双合村一组5户20名村民失踪及下游万工集镇部分房屋被掩埋而倾倒破坏。滑坡启动区发育于万工集镇后侧二蛮山大沟内,沟左侧为二叠系灰岩(P1y),顺坡倾向沟内;右侧为强风化的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P2β),节理极发育;沟内早期堆积物丰富,特别是沟上游还存在一大型古滑坡体;这些不稳定物源在有利地形条件及降雨诱发下极易形成滑坡。原始沟谷上游高位陡峭地形导致山体具备高位潜在势能,具备形成高位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的地形条件。2010-07-24—26的降雨是触发此起特大灾害的主要原因,累计降雨量达163 mm,在水的作用下启程剧动并高速下滑。采用将今论古的地质方法,从地质构造、地层序列、岩体坡体结构及坡体变形等角度研究了二蛮山滑坡孕育的地质演化史,再现了滑坡区域历史时期中重要的地质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