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115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 possible asynchronicity of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moisture availability on the Tibetan Plateau has been a controversial subject of discussion in recent years. Here we present the first attempt to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 possibl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in moisture availability by examining two lakes, Tangra Yumco and Nam Co, on an east–west transect on the southern Tibetan Plateau using identical proxies for palaeoenvironmental reconstruction. In this study, an independent record from Tangra Yumco was analysed applying a multi‐proxy approach to reconstruct variations in moisture availability since the Lateglacial. Results were subsequently compared with previously published records from Nam Co and additional records from Tso Moriri (northwestern Himalaya) and Naleng Co (sou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Our results show that Tangra Yumco was at least partially ice covered prior to 17.1 cal. ka BP. A temperature rise after 17.1 cal. ka BP probably resulted in thawing of the permafrost. At 16.0 cal. ka BP moisture availability increased, representing an initial monsoonal intensification. Warmer conditions between 13.0 and 12.4 cal. ka BP and cooler conditions between 12.4 cal. ka BP and the onset of the Holocene reflect the Bølling‐Allerød and Younger Dryas. At the onset of the Holocene moisture availability rapidly increased, with moisture highest prior to 8.5 cal. ka BP when temperatures were also highest. After 8.5 cal. ka BP the moisture availability gradually decreased and showed only minor amplitude variations. These finding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cords from large lakes like Nam Co, Tso Moriri, and Naleng Co, revealing a synchronous pattern of moisture availability on the southern Tibetan Plateau.  相似文献   
2.
生态地质学是研究生态系统与地质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交叉学科,对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有重要理论支撑作用。我国生态地质研究工作虽然经过了多年的发展与积淀,但时至今日生态地质学仍然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鉴于此,基于前人的大量研究,总结了国内外生态地质研究进展: 国际上,俄罗斯建立了生态地质学研究体系,美国发起的地球关键带研究是与生态地质研究十分契合的主题; 在国内,生态地质研究主要着眼于”生态-地质”相互作用过程与机理以及地质环境影响下的系统性生态修复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地质学涵义及其研究内容、方法技术创新及学科体系构建思路,以期为服务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和生态地质系统深化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简单评述了现有各种版本的大气折射表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和编制方法,指出了实测大气折射值、建立随地形而异的实测大气折射模型的必要性和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在分析了长期以来不能直接测定大气折射值的原因后,介绍了一种在不同方向精确测定大气折射值和建立观测点大气折射模型的新方法,以及所依赖的观测仪器具备的特性,最后给出了用实测数据建立的本地大气折射模型。  相似文献   
4.
The probability of received-power fluctuation in the turbulent atmosphere is discussed with a simple and yet reasonable model for a direct-detection optical system. Good agreement was found between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and the field experiment. Thus the analysis in this paper may be taken as a guide for the design of atmospheric optical system.  相似文献   
5.
三江盆地前进坳陷XDLZ地区构造较复杂,以往开展的二维叠后时间偏移成像精度低和空间位置不够准确,为此进行了二维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研究,分析了Kirchhoff积分法叠前时间偏移处理中关键环节技术参数(叠前去噪、振幅补偿、反褶积、静校正、均方根速度建模和偏移孔径选取)对研究区复杂构造成像的影响及处理技巧。通过叠前时间偏移和叠后时间偏移在该区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Kirchhoff积分法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结果包含地震信息更加丰富,深层复杂构造成像在同相轴的连续性和断层及断点空间位置更趋合理,成像相位和振幅误差较小,构造成图精度提高了约4%。  相似文献   
6.
张捍卫  铁琼仙  杨磊 《天文学报》2007,48(4):449-455
地球形变位移场和重力场的时空变化无论在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在地理空间信息建设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地球在各种力学机制的作用下产生了形变,形变又导致地球引力位的变化,即形变附加位或Euler引力位增量.基于矢量球函数的基本理论,讨论了引潮力、负载力和地表应力对地球形变和引力位增量的影响,给出了均匀不可压缩地球模型的Euler引力位增量的具体表达式和Love数的理论关系.可为地球形变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贵州晴隆中二叠统大厂层砾岩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晴隆中二叠统大厂层中—上部产出一套呈囊状、透镜状分布的砾岩层。对大厂层砾岩沉积序列、结构、构造特征和矿物组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沉积序列为"反粒序",砾岩成分单一,基本为玄武质,是由峨眉山玄武岩直接改造而成,未发育河道相沉积特征;大厂层砾石具特殊的"泥化边"构造,是玄武岩在海水中大量水解的直接证据,填隙物中的青磐岩化矿物组合表明砾岩遭受了低温热液的改造。填隙物具有接近凝灰岩的Zr/Hf(30.7~43.4,均值38.0),揭示玄武岩在改造形成砾石的过程中有火山碎屑(火山灰)参与成岩;砾石和填隙物相对玄武岩贫Na(Na2O)富K(K2O),三者具有相似的稀土配分模式,其中∑REE呈规律性变化(玄武岩最高,砾石次之,填隙物中最低)。沉积背景分析认为,峨眉地幔柱作用使地壳发生了差异抬升,抬升一侧暴露遭受剥蚀形成不整合面,相对沉降一侧继续接受沉积,大厂层正是峨眉山玄武岩前锋带在局限海盆边缘(沉降侧),于茅口灰岩之上继续沉积的产物。大厂层砾岩形成机制是:炽热玄武岩流在海水中急剧爆裂,同时火山碎屑参与沉积,形成的玄武岩前积层(淬碎熔岩角砾)及凝灰岩,沉积在茅口组灰岩之上;在后期的演化过程中,炽热玄武岩冷凝收缩,柱状节理发育,在潮汐流和沿岸流的相互作用下不断磨蚀形成大厂层砾岩。  相似文献   
8.
局部腐蚀包括缝隙腐蚀、应力腐蚀、腐蚀磨损、氢腐蚀,H2S应力腐蚀和氢腐蚀是长输管道最容易发生的一种局部腐蚀方式。针对长输管道易发生局部腐蚀的特点,参考其他管道评价方法,根据现场管道的安全状况,提出了适用于现场的含局部腐蚀体积型缺陷管道的三步评价法。该方法不需要考虑管道的腐蚀裕量,简化公式,便于现场计算。  相似文献   
9.
脱贫攻坚战的打赢使贫困治理的目光转向缓解相对贫困,脱贫人口与相对贫困人口的重合性决定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仍将是我国解决贫困问题的主战场。以大别山区的新县和黄土高原地区的延长县为例,以贫困发生率为因变量,从“人”、“业”、“地”3个维度选取自变量,综合运用空间自相关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解析不同地理环境下贫困空间分异模式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大别山区贫困空间集聚为点状和团块状相间分布为主,黄土高原地区则以团块状为主。大别山区“地”和“业”2个维度对空间贫困作用显著,黄土高原地区则“人”、“业”、“地”3个维度相对均衡。承载空间“地”的资源丰度带来的生存压力不同两地贫困形成机制的差异所在,黄土高原地区基于足够的生存资源,在相对封闭的空间中形成3个维度的负向循环累积,而大别山区在资源匮乏作用下,个体生存理性抉择下选择外出务工,从而打破贫困累积的循环。  相似文献   
10.
国道213汶川—松潘段位于强震山区,滑坡灾害频发,每年都会因滑坡灾害导致交通中断,迫切需要查明沿线滑坡隐患的空间分布,并对其易发性进行评价。利用光学遥感和InSAR综合遥感技术对沿线滑坡隐患进行识别,共识别滑坡隐患288处,其中InSAR探测出有形变的滑坡隐患点27处。以识别出的滑坡隐患为评价样本,选取高程、坡度、坡向、地表曲率、工程地质岩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i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距道路距离、距河流距离、距断层距离等9个影响因素作为评价因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该沿线滑坡隐患易发性,评价结果可为国道213汶川—松潘段滑坡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